britten.jpg 

文|呂繼先

《戰爭安魂曲》 

時間與地點:
2010/12/18(六)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呂紹嘉
女高音:安娜列娜派松 (Annalena Person
男高音:丹尼爾諾曼  (Daniel Norman
男中音:石野繁雄    (Shigeo Ishino
合唱指導:杜黑&古育仲
台北愛樂合唱團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雖然這樣說無比殘酷,但在情感之外,音樂一如所有其他技藝,執行力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若一個指揮無法把自身的想法精確傳達給樂團並有所要求,抑或一個樂團缺乏實現指揮意志的演奏能力和技巧,則音樂本身縱使在情緒感染力上再強烈,終究會讓人感覺到有所不足的遺憾。礙於軟體,礙於硬體,礙於某些無法克服的問題,國家交響樂團本樂季推出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很可惜地便陷入頂上描述的困境。

就意圖來說,這場演出無疑是令人尊敬,甚至讓人感動的。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無論在演出的難度或要求上皆相當龐大,作品本身相對艱澀的語言更考驗著演出者的智慧。國家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呂紹嘉盡力在趨近完美的狀況下將作品呈現給許多可能是第一次接觸的聽眾,從密集的排練、大量的宣傳到拉丁文禱詞與英文詩詞的中文字幕,不難想像演出背後所代表的雄心壯志,而這些努力也反映在當晚演出的許多環節上: 三個獨唱家皆是一時之選,無論獨唱或二重唱都表現亮眼,戰爭詩部分室內樂團的伴奏精準且細膩,同時指揮在速度與強弱掌握上皆展現出對作品深刻的理解,作品裡蕭士塔高維契或馬勒的色彩亦顯而易見。

只是,安魂曲的一大重點便在於合唱團,而這裡台北愛樂合唱團的表現實在無法令人滿意。無疑合唱團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排練與準備上,單純各聲部獨唱時也展現出相當出色的音量與音色控制,但當整個合唱團合在一起時,各聲部卻顯得凌亂而模糊,不時有完全被樂團壓過的情形,比較複雜的段落,如歡呼歌的開頭或安所經裡震怒之日的再現,皆陷入一種捉襟見肘的困窘,加上國家音樂廳讓人不敢恭維的音響效果,更是令人感到失望。毫無疑問以一個非職業的業餘合唱團來說,台北愛樂合唱團已經盡了全力,為了演出其所投入的心血亦不容小覷,但當今天聽者因為作品本身所展現的野心而有所期待,要怎樣讓演出更上一層樓亦同時考驗著主辦單位的智慧。

另外,或許是筆者個人的英文素養相對困乏,但許多戰爭詩段落的字幕播放以及字幕本身,與筆者所理解的英文原文意義有著不小的落差,甚至中文翻譯本身亦顯得艱澀而無法理解。而即便是安魂曲的拉丁文禱詞,播放時也不時有錯誤以及與音樂不符合的情形。當然,字幕本身僅是演出的枝微末節,但就是在這些小地方,更有機會去影響聽者的感動與聆聽經驗,決定這會是一場優秀的演出,還是改變眾人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的演出。

在呂紹嘉接掌國家交響樂團之後,多數人皆對此一組合有著更高度的期待與肯定,相對而言對每一場演出所抱持的要求也自然更高。本樂季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期待或許仍未完全實現,卻也持續不斷地往一個更優異的方向邁進。而雖然在不同因素下,當晚的戰爭安魂曲終究未能成為一場第一流的水準的演出,但所有台上與幕後演出人員的付出也是無庸置疑。個人衷心期望當晚所呈現的潛力與努力能夠在未來於音樂上充分展現,這樣演奏水平每向上提升些許,國家交響樂團離國際級樂團的水準便更加接近。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jpg 

文|胡耿銘

爵士巴哈搖擺之夜──賈克路西耶三重奏

時間地點:
2010 / 12 / 11(六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搖擺之夜)

演出:
賈克路西耶爵士三重奏
鋼琴:賈克路西耶
貝斯:希貢札克
鼓:阿皮諾

曲目:
經典巴哈作品精選

每次造訪紐約或東京,我會找尋有爵士樂現場演奏的酒吧喝上兩杯,不論當日演出的樂手名氣如何,他們在杯光酒影、耳鬢廝磨的現場氣氛感染下,更能夠放的開來演奏,而現場觀眾在每一段精彩獨奏片段結束時,也抱以熱烈掌聲加上叫好聲回應,如此良性互動下,演奏者與聽眾都越來越high,最後總在賓主盡歡下度過美好夜晚。

若以此角度來看12月11日晚上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就會有點尷尬。首先,這場音樂會很難定位,全場彈奏的都是巴赫作品的改編曲,但又改編成爵士樂型式,從音樂內容來看,似乎少了那麼點爵士味道。其次,定位的模糊讓我面對精彩獨奏片段時不知如何是好,古典音樂會或許不該在音樂進行中鼓掌,但爵士樂演奏會卻要在聽到過癮時盡情拍手,我想在場聽眾可能也有些遲疑,因為每當精采獨奏片段告一段落,掌聲並非瞬間爆出,而是遞延片刻才姍姍來遲,最糟的是,也少了酒吧那種盡情叫好聲。接著是場地問題,若這是場爵士樂演奏,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真的很沒意思,聽眾與演出者距離遙遠,一點互動感都沒有,而且為了讓低音提琴音量足夠,必需接上電子擴音設備,低音提琴獨奏時,我一度以為聽到電貝斯,傳統樂器的質感竟遭到不良擴音設備破壞。哎呀!我多麼希望在酒吧欣賞這場演出呀。

撇開這些非基本面的干擾因素,這場音樂會的精采度仍無庸置疑。當晚,他們依序演出如下曲目:

d小調賦格,選自平均律第五首BWV 850

c小調田園曲BWV 590

歌調,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WV 1050

D大調嘉禾舞曲,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小調鋼琴協奏曲BWV 1052

我連節目單都沒看到,因為主辦單位疏失,節目單印製份數不足,你有錢都買不到,所以我不知道節目單內是否有註明曲目,但從路西耶在音樂開始前或結束後,都要拿起麥克風介紹曲目來看,節目單上大概沒有曲目介紹吧!老年人講話語音較不清晰,我想,許多聽眾可能聽得霧煞煞。其實這些曲目都曾出現於他們在Telarc錄製的專輯中,但目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低音提琴手是賽戈札克(Benoit Dunoyer de Segonzac),不同當時錄音的查邦尼(Vicent Charbonnier),鼓手倒同為高齡七十九歲的阿爾皮諾(Andre Arpino),他和七十六歲的路西耶展現大師風範,活力十足,一點都不顯老態,路西耶指間輕緩流瀉出的音符雖仍有不完美處,卻不掩其圓熟樂思,阿爾皮諾總是恰如其分,獨奏時則熱力四射,四十七歲的賽戈札克在c小調田園曲的一段天馬行空獨奏令人驚艷,許多古典或流行旋律竟然都被他帶到,巴赫可以這樣變奏,真是太瀟灑了。

在巴赫的年代,改編別人的作品來演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而路西耶認為巴赫音樂的特性,特別適合改編給爵士樂演出,因為巴赫的音樂結構性重於旋律性,以低音提琴做數字低音,搭配爵士鼓處理節奏變化,再加上鋼琴即興,既可巧妙表現爵士樂元素,又不失巴赫原創精神,在這場演奏會中,的確可以感受到巴赫與爵士樂的合拍,記得十年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來台演出,他們就改編了其他音樂家作品,精采度顯然不如這次的全場巴赫,可惜的是,他們當晚沒有演出巴赫的義大利協奏曲,我個人認為這是巴赫最具爵士樂風味的作品呢!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藝愛樂於廣達望年會上演出 
廣藝愛樂於廣達旺年會上演出 (攝影/ 阿木)

文 | Senja 煥雅

廣藝愛樂管弦樂團於去年八月成立,成立後,除了參與2010『廣藝愛樂節』演出外,也於今年初廣達旺年會上演奏「春之舞」、「張開希望的風帆」等委託創作曲目,以及李泰祥經典歌曲「一條日光大道」。每一次廣藝愛樂的出現都帶給我們不同的驚喜,雖然成軍才短短半年多,但精彩的表現卻都是有目共睹;一股華人音樂新「視」力,已經形成。

今年一月廣藝愛樂管弦樂團,還參與於國家戲劇院演出的華文音樂劇《木蘭少女》。這齣音樂劇由台南人劇團、瘋戲樂工作室共同製作,這群年紀輕輕平均才30歲出頭的音樂愛好者,激起觀眾們極大的迴響與共鳴。原來花木蘭的故事也可以這樣演,和你我讀的歷史好像很不一樣!在導演呂柏伸、編劇蔡柏璋、音樂王希文,聯手打造化妝之下,新編花木蘭好像更符合人性,不僅新新世代族群看了很開心,就連銀髮族也很認同這樣新鮮逗趣的《木蘭少女》。

音樂劇現場最有魅力的組合,除了能歌善舞又能演的演員們外(說真的音樂劇演員的門檻還真的是挺高的),另一組靈魂人物當然就屬現場伴奏的管弦樂團。這回,廣藝愛樂管弦樂團指揮黃東漢成功扮演了最佳穿針引線的靈魂人物,與劇中演員們一同呼吸著華文音樂劇的日月精華,在他麾下,廣藝愛樂管弦樂團精彩演奏出《木蘭少女》的心底樂音。

看膩了百老匯音樂劇那一套嗎?相信未來華人音樂劇將是會引領世界潮流的指標,如果你對新編花木蘭代父從征的故事很有興趣,不妨本週末前往現場購票,絕對可以滿足你的好奇心^^

廣藝愛樂於文山劇場排練《木蘭少女》,指揮黃東漢 
廣藝愛樂於文山劇場排練《木蘭少女》,指揮黃東漢

 

木蘭少女

演出時間:2011/01/14-16 (五六日)01/21-23 (五六日)

演出地點:國家劇院戲劇廳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夢幻魔術森林》

平時廣達中庭的竹柏區是「門禁區」,僅每年廠慶時才會開放門禁讓同仁們自由出入,每次見到它的時刻,不是大白天上班就是下班回家時,才會從旁悄悄地經過;然而去年12月至2011跨年期間,直挺挺的松柏樹正密謀來場有趣的夢幻派對呢,眼尖的你發現了這項好玩的派對了嗎?

讓我們再一同回顧當時的精彩片刻

★紫色迷霧

IMG_0031-紫色迷霧.JPG 

★藍色精靈

IMG_0027-藍色精靈.JPG 

★白色天使

IMG_0030-白色天使.JPG 

★閃亮之星

DSC04597-閃亮之星.JPG 

 

對於這塊場地空間,有任何的想像與建議,歡迎來信arts@quantatw.com告訴我們,或許今年的藝術展演計畫,就有可能將您的創意實踐唷!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nner_63.jpg 

《美麗的錯誤》演出倒數只剩5天,一人訂票兩人同行,如此划算的聖誕前夕的約會行程,絕對是讓情人、家人難忘的浪漫回憶。訂票系統持續進行中,趕快把握最後機會!

這次的男主角,音樂劇焦點小生葉文豪,眼尖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今年已來過廣藝廳,為大家帶來百老匯全本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劇中揣摩各種人物個性活靈活現。2009年,葉文豪在中文音樂劇《隔壁親家》中工廠小老闆「何雅郎」一角,能歌善舞加上生動演技,還有一雙超會放電的大眼睛,開始讓台灣的表演藝術界看到他的真正實力。其實,演出經驗豐富的他,藝工隊退伍,演過實驗劇場、大型音樂劇,當過咖啡廳店員、也賣過包子饅頭,曾經一度想要放棄演員生涯,卻又敵不過內心深處對表演的熱情與慾望。偶然的機緣之下,認識了領他入「配音之門」的師父,在配音的紮實訓練底下,更熟悉自己聲音的獨特之處以及運用技巧,因此增進了許多演出角色的可能性。今天,身懷絕技的葉文豪,將擔綱演出《美麗的錯誤》的第一要角,挑戰自我極限,演繹全劇28分之23首李氏情歌。

 一線女聲羅美玲,發過唱片專輯、參與電影電視舞台劇的大小演出。雖然歌唱表演實力雄厚,但唱片圈的嚴峻環境讓她面臨了人生運勢的最低潮,回到本行在醫院擔任白衣天使。但是,這麼一個活潑可愛的女生,擁有令人羨慕渾然天成的歌聲,原本就該在舞台上盡情展現的獨特魅力,老天爺怎麼會捨得讓她隱藏在角落呢?這幾年,各種演出邀約不斷找上美玲,彷彿是過去的努力,今天開始一一收成。一方面是收成,另一方面是更多實力的累積,實驗劇場裡的肢體訓練、大型音樂劇的實力挑戰,演出電視劇《阿滿的戀情》而獲金甘蔗影展最佳女主角;身經百戰,美玲在表演上,更駕輕就熟、更能掌握情感堆疊的細節。

 既緊張又興奮,距離演出的日子越來越近,就越來越多環節需要被整合:舞台設計和演員走位的相互影響,服裝設計和舞蹈動作的相得益彰,音樂曲風和歌唱情感詮釋的協調工作,燈光與影像設計共同營造氛圍,所有元素和劇本精神、導演理念的彼此融接…。表演藝術,確實是一門充滿人性與創意的精密科學。

 「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一點都不臭蓋,一個接著一個的考驗,必須透過不斷地練習再練習,達到最熟練的最佳狀態。舞台技術人員與設計們忙著討論如何克服眼前的難關以達成最好的視覺效果,演員們趁休息空檔聚在一起,不停地對詞、練和聲,廣藝合唱團員們也時時彼此互相提醒各段落的走位、動作,就像是專業演員一般。導演則統合著所有人的優點,勾勒出那幅最美麗的畫面。今天的廣藝廳,從上到下裡裡外外,所有人的團結一心,讓整排現場在今天9度的氣溫之下,也不覺得寒冷。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錯縮圖 (2).jpg 

廣藝劇場第1號作品 台灣經典歌曲系列

什麼故事在那裡,等待結局?什麼愛情在遠方,守候良人?
什麼藝術在天際,值得終生覓求?什麼錯誤在生命,化作永恆美麗?

舉一杯,酒與歲月;敬一段,美麗的錯誤 

一段藝術、愛情與生命的故事

一個失意的作家,在落魄的夜晚突然回憶起他的一位朋友,一位才華洋溢,多情,卻又有著寂寞靈魂的一個藝術家。他想要藉由寫出作曲家一生的故事來撫慰他永遠都無法受到謬斯女神眷顧的遺憾。

故事開始,作曲家扼抑不了沸騰的熱情,從山裡出來進入城市,進入藝術的學府,與尋夢的女孩邂逅在遠離塵世的校園。一對初戀的年輕愛侶心目中,校園宛如人間仙境,作曲家與女孩徜徉其中,悠遊在音樂與藝術的世界。隨著作曲家在校園的出眾表現,逐漸成為學生群中的風雲人物。作曲家狂放不羈的個性,使他與同學們歡欣陶醉於激昂的青春之舞,對於愛情,也逐漸輕浮的當成一場遊戲。尋夢女孩對先前無瑕的愛情感到失望、夢碎,決定獨自離開已經不復完美的傷心地。

年輕的音樂家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繼續以音樂創作為職志,此時遇見如同春天的浮雕美好的才女,音樂家把她當成心中音樂的化身,為她傾倒而悠然神往。

而作曲家的老師對民族情感痴迷的嚮往,也強烈感染了作曲家。作曲家激動的心被煽起,投入一種新的狂熱,把生命投向更廣大的人群,向包覆他的歷史、文化發聲。

作曲家不再安於兩人安穩的小世界與隱暱山野間,新的追求正呼喚著他。他要去看看世界,他極欲掙脫過往給他的束縛,包括因為婚姻而走入墳墓的愛情。他要求他的新娘子「釋放他」。這個請求,讓他的妻子為之心碎。

新旅途再度展開,作曲家化身遊走四方的吟遊詩人,風流瀟灑地走過大江南北。然而新旅程復有新的寂寞,飄泊失根的惆悵一直困擾著他。他遇到唱出他內心感動的美麗歌手。歌手的聲音與靈魂,似乎成為音樂家心靈的一部份,有一度,作曲家甚至以為他已找到心目中的繆斯女神……作曲家愛著歌手,但他已經不再相信愛情的忠實。他痴愛著,卻又帶著才子孤傲的姿態。他告訴他的戀人,他只是季節的候鳥,並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他要女人耐心等待,而等待對女人卻是壓抑、痛苦的。

此時,作曲家巧遇學生時代分手的女孩,她已經結婚而且有了一個小女兒。看著小女孩天真無邪的笑容,作曲家突然後悔、傷心起來。在歡快的童言童語間,他突然感到生命中殘缺的部份,因此急著去向女歌手懺悔,然而女歌手卻不為所動,只是告訴作曲家,過去疏淡的記憶,如今已是摔碎的珍珠,流滿人世了。作曲家陷入恐慌和絕望,他初次嚐到被拋棄的痛苦,而女歌手決定另嫁他人,作曲家落寞地帶著一束鮮花參加婚禮。恍惚中,他不知不覺病倒了下來…

當作曲家以為自己會孤單離去時,他的前妻出現了,作曲家雖然被病魔纏身,但前妻不在乎過去作曲家的離去,決心陪伴他到最後一刻。

音樂劇焦點小生  葉文豪
 
第一線美聲女歌手大會串  羅美玲/鍾筱丹/管罄/陳品伶
 
聯合演出  韓啟杰/陳敬堯/盧崇瑋/廣藝合唱團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我跟你們說過的吧?廣藝劇場第1號作品《美麗的錯誤》,不僅是演員與創作團隊卡司無比堅強。更加上了祕密武器新力軍:廣藝合唱團。團員們在接獲參與本次音樂愛情故事的演出機會之後,犧牲自己的午休與下班時間,勤加練習,加深團員間的合唱默契與聲音和諧度,只為了追求更完美的演出成果。

DSC03338.JPG 

趁著排練之前的空檔,指揮帶著合唱團員們發聲、練習,把要唱的曲目又再熟悉好幾遍,團員們正正感受到劇場工作的分秒必爭。

DSC03484.JPG 

原來,這些第一次進入劇場正式排練的上班族們,其實潛藏著一股熱愛表演的衝動!當演員在激昂壯闊的樂聲中,走上前與合唱團員們對戲的時候,團員們自然又有戲劇張力的反應,讓導演大呼不可思議!你們可真是深藏不露呢!

DSC03506.JPG 

你在照片裡找到部門同事了嗎?想看你旁邊的那個人難得精湛的演出嗎?快上福委會訂票系統吧!1222()23(),《美麗的錯誤》在廣藝廳,重溫愛情故事的感動,你我不見不散。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o.1.jpg 
圖說:美麗的錯誤眾演員在排練場勤奮討論 

這幾天廣藝特派員Aya的心情特別緊張忐忑。因為,廣藝劇場第1號作品:歌唱音樂劇《美麗的錯誤》,終於大躍進地來到了第一次整排的這天。對所有劇場人而言,尤其是導演,第一次整排是考驗專業能力最大的時候。考驗著演員的記憶力、體力、表現力,以及導演的整合、統馭能力。為什麼考驗來自第一次整排,而非正式演出?因為我們堅信,正式演出絕對是「跨越考驗,進而完美呈現」的時刻。

要在短短的兩小時之間,把前面排練了兩、三個月,還沒有機會在腦中整理起來的:片段、技巧、情緒、走位、道具、進出場順序,全部串連在一起。排練場上,再也沒有:「等一下!重來!」、「下一段是甚麼?」、「對不起,我忘記動作了…」這種對話出現。不管是笑場、忘詞、走錯位子都要強裝鎮定的繼續下去,整排的重點是:不要讓戲因為自己停下來。

話說回來,《美麗的錯誤》整排之夜,特派員Aya在一旁敲甚麼邊鼓、跟著瞎緊張呢?

No.2.jpg 
圖說:Aya()以舞蹈肢體展現對男主角()的撩撥之情  

跟各位隆重介紹,廣藝基金會才華洋溢美少女電子報特派員Aya(自己稱讚自己一點也不害羞),擔綱《美麗的錯誤》其中的一個「角兒」,也就是台語的「咖」。

與演員身份久別重逢,這次又唱又跳又演的挑戰,讓我既累又覺得大呼過癮。一會兒是情人之間的挑逗戲碼、一會兒又得擺出被多情主角甩到一旁的哀怨神情;一會兒是10歲小女孩的「超齡演出」、一會兒又是夢境中的流浪舞者,在整排前簡直是緊張到胃痛了啊…劇組裡潛藏著的都是武林高手,我可不能表現得落差太過懸殊。幸好我感覺到,過去年歲裡專業訓練的成果,都漸漸地歸位。

第一次整排的結果,我們當然不甚滿意,但,終究所有的演員和工作人員,開始在自己的腦裡,開展了一幅彼此之間共同的畫面,用同樣的邏輯溝通,朝著同樣的目標邁進。開始倒數計時吧!距離《美麗的錯誤》只剩下:19天!

雖然我不認識你,但真得很成心地邀請您來看我的美麗體驗到底有沒有錯誤:P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641-1024.jpg 
攝影by 林根木

今日中午1230分,廣藝合唱團38位團員全員大集合,人人身穿紅色T恤在廣達二樓大平台上準備拍攝成軍大合照,天氣雖然冷,但是團員們個個心很熱,就如同每個人身上的紅色TArts Your Life一般,誰叫我們是熱愛藝術與歌唱的一群呢?

 

廣藝合唱團甫於今年7月成立,當時不少團員連五線譜都看不懂,叫苦連天,一晃眼,12月就要與原住民知名歌手演員高慧君小姐及音樂劇知名演員一同登台演唱台灣音樂大師李泰祥的歌曲,他們是如何辦到的?!

每週四晚上615分準時練唱,就連午休時間也不忘相約團員私下分部練習,這樣的努力與熱情,相信是成就感動美聲最大的推動力量!

 

隨著聖誕佳節即將到來,廣藝基金會除了帶來歡樂溫馨的表演節目外;其中最讓人驚喜的是邀請「廣藝合唱團」參與廣藝基金會第一次的自製節目─—「廣藝劇場1號作品」《美麗的錯誤》的演出,除此之外他們也將在明年114日廣達旺年會上亮相,初試啼聲的他們功力到底如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同時也為這群同仁們加油鼓掌喔!

 

Soprano 女高音部
IMG_0644-1024.jpg  

Alto 女中音部
IMG_0649-1024.jpg  

Tenor 男高音部
IMG_0654-1024.jpg  

Bass 男低音部
IMG_0659-1024.jpg  

     廣藝合唱團大合照
IMG_0638-1024.jpg
 

 

關於廣藝合唱團

一個由廣達人自動發起的合唱團體
這是來自廣達的訊息,為廣達特有的企業文化發聲。

指導老師:房樹孝
鋼琴伴奏:簡恬綺

團員數38人,仍持續招生中,歡迎各部門喜愛歌唱的同仁加入成為合唱大家庭的一份子。

廣藝基金會聯絡人 Summer #11268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CITRASalvatore.jpg 

文 | 林伯杰

力晶2010藝文選粹──里契特拉

時間地點:
2010/10/09(六)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男高音:里契特拉
指揮:陳秋盛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曲目:
威爾第:啊!慈父的手,選自《馬克白》
喬達諾:像五月晴朗的日子,選自《安德烈‧謝尼耶》
馬斯康尼:喔,蘿拉,你像鮮花一樣美麗,選自《鄉間騎士》 
普契尼:讓她知道我將前往遠方,選自《西部黃金女郎》 
普契尼:今夜星光燦爛,選自《托斯卡》

 


男高音里契特拉來台灣舉辦五次演唱會了,相較於其他國際當紅聲樂家鮮少「青睞」台灣,里契特拉六年親臨五次,這真稱得上是異數,是他太愛台灣?還是台灣太愛他?

2004年他首次來台,我有幸恭逢其會,猶記得當時里契特拉一張嘴,雄渾遼闊的嗓音拔地而起,讓人驚豔。可是到了下半場,聲音已開始展現疲態,高音緊繃且吃力,甚至還出現了讓人詫異的岔音,於是,我認定里契特拉是一位憑藉著天賦在歌唱的男高音。

今年五度來台,我是帶著半懷疑的心態踏入國家音樂廳,尤其事先見到里契特拉開出的正式曲單,上下半場各只有四首詠嘆調,便覺得甚無誠意(上次讓我覺得同樣好混的一線歌手,是女高音喬琪歐2005年台北演唱會)。我只想驗證,時隔數年,42歲的里契特拉的聲音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上半場第一首是威爾第歌劇《馬克白》的「啊!慈父的手」,是的,里契特拉有進步了,他聲音的共鳴位置掌控得更好,投射得又遠又漂亮,對於一位男高音而言,擁有滿滿雄性賀爾蒙的嗓音的確佔盡優勢。緊接著《安德烈謝尼爾》的「像五月晴朗的日子」、《鄉間騎士》的開場短曲、再加《西部黃金女郎》的「讓她知道我將去遠方」,真正演唱的時間加總才十多分鐘,或許里契特拉知道這樣滿足不了觀眾,上半場結束前,多「賞賜」了一首男高音招牌曲「公主徹夜未眠」。

下半場包括了普契尼的歌劇《瑪儂雷斯考》和《托斯卡》的三首詠嘆調、以及《丑角》的「穿上彩衣」,與他歷年的演唱曲目儘是大同小異,一如他的歌劇角色亦是不多。此外,里契特拉還有另一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缺點,那便是歌唱的「詮釋能力」。每首詠嘆調,在他雄渾的嗓音下,即使有攝人神魂的音量,但是悲或喜的感情總是一逕地揮灑下去,許多應該可更雕琢的細微情緒,就在漫天的歌唱中被忽略掉。

里契特拉的第一首安可曲,著實令我驚訝,他選擇比才歌劇《採珠者》的「妳的歌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這是一首難度頗高的男高音詠嘆調,特別是音域多處於危險的轉音區,還有真假音的拿捏掌控不易,因此通常由抒情男高音來詮釋較能勝任。即使里契特拉曾在他的個人首張專輯錄製過此曲,但於現場聽來,他顫巍巍的演唱風格,前段洪亮的真音對照後段虛弱的假音,竟失去了應有的詩意與美感。

其他的安可曲,皆是「勿忘我」、「負心的人」、「我的太陽」此類義大利歌謠,驗證一個唱得好的重抒情男高音很容易討好觀眾,里契特拉再來一首「公主徹夜未眠」,卻在最後一句「我將勝利」又顯得囧了,然而看著滿場觀眾在最後起立鼓掌,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太挑剔?還是台灣樂迷太愛里契特拉了?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