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編輯檯報告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楊忠衡Qbo第283期

 人為什麼要追求新事物?地球無時不刻以噴射機速度在自轉,不斷把時空拋到過去。構成人世的各項參數,正以驚人速度在毀壞、重組、新生。追求新事物,是本能,也是標註存在的痕跡和意義。尤其藝術工作者,不但被動接受,更要主動創造。

 以藝術訊息傳播者自居,豈能不站在時潮先驅?從本週起,廣藝基金會所屬各「自媒體」,將陸續改頭換面,以新風格重新出發。當然,改變絕非只是換換門面。相由心生,心態會影響人的外表,相對的,外表也足以影響人的心理狀態。我希望版面改換,能提醒廣藝夥伴們日新又新,隨時保持清新爽朗的活力。用新的方法,傳遞新的觀念。

 Qbo」是石頭裡迸出來的新名字,也可能是藏在大仙桃裡的小妖精。它有Q的血脈,有bo的動能。是報?是爆?還是抱?不知道,隨時看它的高興。從今天起,請與我們一同期盼日日的驚奇!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82期

下週起,廣藝基金會將全盤改頭換面!

我們會給自己換上完全不同的外觀。當然,您可能會說,換了樣子,本體沒變吧?這句話也許只對了不到一半。

好比我們出門,平常是穿西裝打領帶的,今天換成T Shirt1、牛仔褲,包著的是同一具身體,但意味著我們即將調整我們的精神、態度,也當然包括未來的操作手法。

時代的巨輪在轉,雖然我們擁有比古人厲害千倍的「武器」,但時代卻經常以「道高一丈」的速度在飛躍。我們得要跨上風火輪或魔法掃帚,盡力追趕時代每分、每秒帶來的奇觀。

我們也希望未來帶給表演藝術界一個屬於自己的CNN。不用依賴既有傳統媒體,依然可以讓藝文訊息傳遞給須要的人。這部份工程浩大,我們將努力跟上。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或想法,請讓我們知道!感謝!

 

 

更多資訊

--藝文費斯簿@Forum--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81期

廣藝主辦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今年已經進入第四年,逐漸在兩岸建立口碑。每年此時如同一股小旋風,核心堅強,而且愈捲愈大。今年我們替藝術節下一個標題「生活有戲」。希望所有觀眾不僅是來看表演,還共同體驗一種「生活有戲、戲品生活」的態度。

跨過新世紀已經十多年,原以為科技會達到一個飽和點,但顯然我們錯了。人們是如此聰明智慧,不斷自我突破,新技術天翻地覆的擾動著生活。這些年來,生活不但沒有落回平穩,各種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接連發生,政治、宗教、社會、環境…充滿意料之外的發展,好像正要演出一幕沒有人猜得出結局的連續劇。在這天地都無法給我們安撫和答案的時刻,就讓我們藉由對戲劇的細品,默默對自己做深刻的反思,對未來致深沈的祈禱吧。今年兩岸的作品都更見精彩成熟,關注今年有什麼好戲報到,請留意廣藝官網訊息。

 

更多資訊

--藝文費斯簿@Forum--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80期)

 

無可否認地,媒體正劇烈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它不止是傳遞消息的傳統功能,而是從根本影響到我們的意識、認知和所有的一切。

例如有一則新聞:越南河內市政府因為市民群起抗議,而改變了砍伐市內樹木的決策。媒體一方面傳播了這個消息,另一方面先前也是媒體教育了大眾環保觀念,最後再因為網路社群的網狀互動,讓人民習慣於尋求途徑表達意見。這種新模式,正在世界各地造成各種決定性的影響力。

這也許可以形容為一種當年比爾.蓋茲所提倡的「數位神經系統」(Digital Nervous System)。

假設某些領域因為建立了數位神經系統,而迅速蛻變新體質,那麼不具備這種傳播架構的領域,就會變成次等物種,發展速度要慢上許多。

傳播和表演好像是距離遙遠的兩個世界,但現代的表演藝術界,豈能不注意媒體的功能和經營?廣藝基金會所屬的各訊息通路,近期將做研發改版,於四月份呈現。您有訊息給我們嗎?感謝!

 

更多資訊

--藝文費斯簿@Forum--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9)

公視發行了「稻田裡的音符」DVD。這是一部有關古典音樂在台灣的紀錄片,由知名法國獲獎導演肯德爾(Mark Kidel)企畫執導。這真是一部極精緻的紀錄片,在相當有限的時間內,深刻探訪了台灣當代音樂環境,非常用心、非常專業,而且除了主題內容之外,也有大量台灣風土鏡頭,每個場景都像攝影作品一樣優美,不遜於當年奧斯卡獎紀錄片《From Mao to Mozart》。


我在影片裡露面講了些話。雖然當天自己說話組識欠佳,而且由於篇幅精簡,把我談關於台灣本土創作的議題,剪接得略像只針對國樂團這個樂種,是小小的遺憾,但我還是很欣慰能在這段影片裡,保留一小段異聲。我當然不排斥西方古典音樂,我還是資深愛樂者。我只是希望表達,我們是站在自己的立足點欣賞西方音樂,有我們自己的美學、價值觀、文化自覺,不是它系統下的附庸或殖民地。

我必須對導演致敬,他本可以很輕鬆的描寫西方音樂如何在台灣地位崇高,也滿足西方觀眾的期望。但他卻努力的保留了這一段話,這樣的心胸,值得我永久敬佩。

「我們仍然用很開闊的心胸,去歡迎來自全世界的藝術。但是我們更著力於去追尋,自己藝術創作的軌跡。」這個夢想,不知何時可成。但是這段影片,已經做了可貴的標註。

 

更多資訊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8期)

 

我和蕭泰然老師交往的時間不長,但剛好落在1996年黑名單剛取消,他將歸台灣而未歸的關鍵時候。雖然他的親友積極安排,但他心臟病嚴重,一度危及生命。台灣樂壇當時已傳聞有位流亡海外的「重要音樂家」即將返台,但這件事的份量確實不如想像中受重視。一方面蕭老師去國多年,台灣樂壇對他已經生疏;二則台灣樂界對他本來就若即若離,不拒也不迎。我即便經營音樂媒體(「音樂時代」雜誌),對蕭老師的認知,也僅止於一個「異議份子」。

 

值得注意的是,熱心傳遞蕭老師訊息,安排他返鄉的,一位是鋼琴家蕭唯真,一位是林衡哲醫師。透過當時還不很方便的海外聯繫,音樂時代雜誌幾個月內陸續做了幾次專題報導,包括蕭唯真老師的第一手訊息,以及林醫師非常詳細的音樂會報導和評論。我想,這確實是蕭老師重返台灣前很重要的發聲。

 

蕭老師返台後,我才初次和他見面,和印象中的異議人士印象完全不同。在一次餐會中,聽他和家人、護送他返國的友人談了很多傳奇事蹟。這些事蹟非常神奇,讓人不得不讚嘆人間造化的巧妙。蕭老師虔誠的宗教信仰、曠達物外的心胸,大概和這些歷練很有關係吧。蕭老師不是革命家,尤其政治環境開放後,遍地大異特異,他那溫和敦厚的人品,更是想異都異不起來。私底下,蕭老師只有一顆純樸如赤子般愛音樂、愛鄉土、虔誠的心。當年離開台灣只是一些私人因素,所以把他形容為政治人物實在冤枉,嚴格來說,他只是因作品特性,被當年異議族群所喜愛或代言而已。現在他被各陣營同時推崇,當年的政治屬性就不復明顯。

 

於是,現在回歸到音樂層面來欣賞、衡量蕭老師。究竟他的特點在哪裡?在台灣音樂史扮演什麼角色?成因又如何?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6期)

表演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值得人們耗費苦工,只為了舞台的幕啟、幕落?《黃翊與庫卡》從一出世就註定是命運奇特的作品,我和外國友人陳述是人與機械共舞時,第一時間他們總當新鮮事物哈哈一笑(而不像聽到演出貝多芬或莎士比亞時,那樣肅然起敬)。可是當表演結束,見到觀眾崇敬驚嘆的表情時,又覺得所有付出的代價,好像理由全都不言而喻。

表演的目的是什麼?也許只是想說一句話、傳達一個意念。或像花兒一樣,用生命力量盡情綻放,是一種不須說明的本能。不須要計算價值,就是能量的放射,一種正面的感染。它不是為了贏得競爭或宣揚國威,而是在完美呈現之後,透過投射與接收,造就雙方精神的圓滿。這就是為什麼表演之後,往往觀眾和表演者一樣興奮,一樣釋然。

從大前年數位藝術表演獎首獎,廣藝慧眼視英雄,為黃翊入手庫卡,到兩年多的期待,「十小時磨一分鐘」(其實可能遠遠更久)的細活,紐約擴充版《黃翊與庫卡》終於首演成功!創意、精緻和藝術性,折服所有觀眾。我預見它將成為台灣表演史經典作之一。一方面覺得與有榮焉,一方面更感受上述過程帶來的幸福。同樣的藝海淘金任務,在新的一年將加倍積極。在此向大家拜個早年,豐收從不徜來,春風既至,又是播種的時刻了!

 

 

更多資訊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4期)

 「雲門舞集」指的是那些作品?還是那群舞者?現在很少人想這個問題,因為目前台灣表演團體與作品通常是二合一。雲門的舞沒有別人跳,屏風的戲沒有別團演。但這種情況即將鬆動。當表演節目的大市場,是從台北到昆明、海南島到烏魯木齊,一個劇團拉著行李、布景道具長途跋涉,變得困難而不合時宜。

將來的巡演,也許是一紙合約和一套SOP。用網路就可以把完整一檔表演,在另一地下載重製。這並不奇怪,今天我們說《貓》或《歌劇魅影》,並不特定指哪一群表演者或劇院,就是那部作品。它可以在全世界被複製。

大陸已經有不少這樣專業的演出公司,就像一組專業交響樂團,隨時可以忠實再現各地創作者的作品。表演工作者應該在心態和做為上,預備迎接「大面積演出」的可能新生態。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如何才有機會看到一齣大陸劇場演出?對於大陸劇場呈現形式與內容是否也想要多幾分了解?廣藝基金會長年推動兩岸表演藝術系列活動一年一度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即將開跑,延續去年的活動構想及概念2015Live Your Life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準備將一個「生活,有戲」的故事繼續訴說。於是,由廣藝基金會發起,促成了一趟「文化探險」的交流旅程,來自北京中央戲劇學院,主修藝術管理的研究生們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展開為期一週的參訪活動,同時,也是宣告著2015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啟動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參訪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3期)

在麵店吃麵時,看電視以為發生更厲害的暴動。只見群情激忿、大聲咆囂,有人在街頭昏倒,有人扭打工作人員,有人怒踹鐵捲門,有人把黃牛票價格哄抬到十多萬新台幣。這一切,並不是要鬧政變,只不過是因為買不到江蕙的演唱會門票。現在想起來還是有點荒唐,但媒體已經把它稱為「江蕙事變」。

表演界普遍對這件事沒有意見,甚至有點感到吃味,因為流行樂界畢竟和表演藝術界的生態有太大不同。但是觀眾寧可冒著被警察拘捕的危險,只為買一張現場票;而且這些人並不是什麼資深表演觀眾,只是一般老百姓。這至少說明,人們的本能直覺,還是珍視「現場」的無可取代性。

長久以來,人們對媒體愈來愈害怕,擔心上了螢蟇,人們就失去對現場的興趣。人們寧願宅在家守著電視或電腦,也不想出門。經過這番拋頭顱、撒熱血的過程,至少告訴我們,善用媒體才是積極的做法。透過媒體去創造大眾對現場表演的期待,去提高藝術家表演的價值。未來的「新媒體」只會更無孔不入,與其迴避排斥它,不如正面迎向它、駕馭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71期)

2014年底,消失了兩個重量級「人物」。一個是從貨車上掉下來的河馬阿河,一個是中華民國的文化部長(我不是指龍女士不見了,是指這個「官職」不見了)。兩者間有很多共通點,例如都夠份量,都上媒體,都在2014年底消失。阿河還好一點,被蘋果日報評為2014知名殞落人士之一,而文化部長則完全未被提及。而兩者新聞熱度一過,都被世人遺忘,好像他們不曾在世上存在也似。

台灣滿街都是「文化人」,可是卻好像不須要文化部長。懸缺如此久,也沒有風聲要再找一個,而民間也沒有須的聲音。這是不是說明,文化部長根本是個閒缺,不存在也沒關係?不須要找方向、不須要做決策、不須定政策…。這讓我好奇了,文化部長到底在做什麼?讓我們突然這麼不須要他了呢?看來我們國家的文化政策,真的遠不如買到江蕙演唱會的票重要哩。

 

 

更多資訊
--廣藝基金會--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