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本傳記,也不是一場音樂會!這是一場關於顧爾德的想像提問,揮灑意念的實驗作品,關於孤寂,關於遠方,關於純粹…

2012年正值顧爾德(Gleen Gould, 1932~1982),80歲冥誕兼逝世30周年,狂想劇場推出新作《北方意念》,靈感來自加拿大鋼琴家葛蘭‧顧爾德(Glenn Gould)廣播作品《北方意念》(The Idea of North)。藉此,與觀眾共同探討人生本質命題,現代人的孤寂,亦同時向我們喜愛的藝術家--顧爾德致敬。

579307_10151781707597689_1402686223_n 

顧爾德被認為古怪、神經質、荒誕不經,他是音樂家、天才、廣播藝術家,也被視為怪咖、隱士、丑角、憂鬱症者、人格分裂者。一生充滿戲劇色彩,令人著迷。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年廣藝廳19檔的演出中你看過幾檔呢? 哪齣作品的故事情節、哪個演員的演技表現、哪一個橋段的內容詮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廣藝基金會特別整理了大家在觀賞每場演出後所填寫的問卷資料,將各項滿意度調查進行交叉比對,透過超過3000名廣達同仁犀利的反映,究竟哪一齣作品是最受廣達同仁讚賞的呢? 現在就讓我們為大家來揭曉吧!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在不同人的眼中會有多種不同詮釋,有人以鬼島相稱,有人以寶島愛載。但無論是以何種眼光審視,皆不放棄追求改變的可能。

黑眼睛跨劇團年終鉅獻「換屋計畫」,將在2013年12月帶給觀眾全新的劇場視野與震撼!由導演鴻鴻親自出馬,帶領劇場界的風雲人物朱宏章、徐華謙、吳昆達、安原良、陳雪甄、朱倩儀、廖圓融等七大超強卡司,火力全開,齊同上陣!

黑眼睛跨劇團-換屋計畫-宣傳圖片-2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節這些年在台灣已經是蔚為風潮,各地方政府為了拓展觀光無不找盡名義舉辦藝術節活動。當然無論規模大小,每個地方藝術節都各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但還是有不少活動雖是藝術節為名,但除了一兩場知名團隊的演出以外,現場看到的大多是地方農特產、龍鬚糖、苦茶油等夜市型攤位。因此,除了先前介紹的【華山藝術生活節】以外,藝文費斯簿特選了五個台灣在地藝術節,有的歷史悠久、有的所費不貲、有的別具特色,但共同點都是十分用心在規劃舉辦的,只要跟著這些這些藝術節走,保證好戲連台不踩雷!!!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年廣藝基金會首度和HR合作舉辦戲劇課程,大受同仁好評;今年兩個單位再度合作這項課程,希望讓更多同仁一起感受肢體開發的創意及魅力。乍看之下,所謂的「戲劇課程」好像是教導我們這些素人如何演戲,實際上課之後發現全然不是這麼回事! 我們幫同仁們安排的戲劇課程,其實運用演員表演與肢體訓練的方式,協助參與的學員一方面能夠認識、並更善加運用自己的肢體,另一方面結合一些小技巧,發掘日常生活中更敏銳的創意與觀察力。

王靖惇2  去年的授課老師是國內非常資深的台灣三金影帝-吳朋奉老師,這次則為廣達同仁邀請到和大家年紀相仿,集導演、編劇、演員三棲於一身的優秀年輕藝術家-王靖惇老師。王靖惇畢業於台大戲劇系,主修表演及導演/編劇,現為專職表演藝術工作者,經常與國內各劇團合作,從事編劇、導演、演出等工作,表現風格溫潤卻又犀利,為劇場界廣受矚目的新星。今年獲選為廣藝2013委託創作的《台北詩人》,即為他本身透過叔叔王添源四十年前留下的日記,進行發想的作品。靖惇除了劇場的工作之外,也同時從事戲劇教學、表演指導等相關課程,雖然年輕,但已是擁有豐富經驗及過人才華的優秀藝術家。

DSC07046DSC07072DSC_3241      這次的戲劇課程同樣分為三周,前期老師透過自我放鬆、相互碰觸觀察、以及互動遊戲等方式,帶領學員由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很多時候我們會主觀地認為自己是處於某種放鬆或是專注的狀態,但自我意識常常沒有正確傳達出身體的實際狀況;課程中透過許多的小技巧、如團體遊戲、遊走、信任遊戲、或是幫對方按摩等形式,來去實際感受身體差異,並發現自己真正的狀態,進而調整與控制我們的身體。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模式是透過簡單的發想,運用自己身邊最喜歡的簡單小物,嘗試說服你身邊的同伴購買它;看來像是單純的銷售練習,但其真正價值並非在於是否成功推銷,而是訓練我們如何從邏輯的角度,整理並成功的表達出我們在乎的重點與價值,另一方面也觀察自己從心理狀態的穩定狀況,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外在表現。

DSC_3245DSC_3288DSC_3282      

透過練習加上老師的解說,我們才了解看似相距遙遠的演員訓練課程,其實對於自我認識與日常生活舉止,竟是如此的息息相關;也發現演員在舞台上每個細微動作,都有這麼大的學問在裏頭。戲劇課程在不同領域的運用,在國外已是行之有年,除了肢體與自我的開發,甚至運用到醫療與心理治療的部分,這方面國內也開始慢慢起步。未來廣藝基金會也會HR共同合作,導入更多豐富有趣、且與眾不同的多元課程,用藝術位同仁們開啟更多的創意與力量。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將在12月5日至8日於牯嶺街小劇場演出的《無止盡》,獲得了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補助,是導演蔡晴丞回國後的第一個中長篇創作,她以個人名義和「酵母鹽動作劇場」共同發表此作。《無止盡》的表演形式,以實踐動作劇場為目標,從劇本中的文字語言出發,發展出動作語彙,企圖將文字語句與動作語彙兩者完全結合,找尋一種嶄新的劇場語言呈現作品。

在故事之中,主要有三個小人物:江志哲,一個房屋推銷員,夢想擁有一間屬於自己並有私人游泳池的房子,為了使夢想成真,因而努力賺錢、交際應酬;蕭承軒,不斷地求學進修,同時靠著打工過生活,因為害怕面對社會現實,以學生身分保護自己;高愛妹,用愛心公益包裝自己,但是其實骨子裡愛慕虛榮到極點,自卑感作祟的她,渴望別人不斷地給她掌聲。這三個好朋友各自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最後似乎沒有在自己所設想的道路上行進著,這樣的結果是他們所預期的嗎?而這一切的開端到底是他們自己決定的,亦或是命運定調的軌道?

黑盒子_11_27.jpg  

11月27日BRAVO FM 91.3電台17:20~18:00「廣藝HIGH表演」單元裡節目中,蔡晴丞將和大家聊《無止盡》,歡迎線上收聽 

【製作群】 

表演者:彭浩秦、鄭一慧、徐浩忠
舞台設計:林欣伊
服裝顧問:黃智宏(子轟)
燈光設計:林泓瑜
音樂設計:許哲倫
舞台監督:彭珮瑄
執行製作:朱晨儀
排練助理:王郁慈、周寬柔
音樂執行:耿豫安
平面設計:GGTIME
演出/主辦:蔡晴丞
協辦單位:酵母鹽動作劇場
贊助單位:文化部

兩廳院售票  酵母鹽動作劇場粉絲頁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19世紀末開始,展覽會就開始變成一種世界之間相互交流的方式,從最早的萬國博覽會開始,至今各個領域皆發展出各自專業的博覽會形式,部分博覽會更成為該領域的代表性指標,如巴塞隆納通訊展、法蘭克福書展、漢諾威電腦展等…各大小廠商,無不利用這樣的舞台,全力展示她們最新最好的產品;消費者、買家也趁著這樣的場合,尋找符合需求或是富有潛力的商品;領域中的專業人士,也可利用這樣的機會,聚集再一起互相交流。向來最有創意的表演藝術領域,當然也需要像這樣的機會與空間,讓更多的才華創意聚集再一起發光發熱! 10月份海峽兩岸不約而同地進行了兩個藝文博覽會,對於這個未來華人表藝發展的新指標,我們一起來探索看看有什麼不一像的地方吧

 台北 華山藝術生活節header-logo  

 2010年開辦至今進入三年,由台灣文化部出資主辦,但主要是由民間單位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簡稱表演藝術聯盟)策劃執行,並連續三年都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行。以「表演藝術」為主軸,打造臺灣首創「定時」、「定點」、「聚焦」的藝術節,舉辦兩年來累積35萬觀眾人次,每年匯聚百團以上的表演藝術團隊參與,至2012年舉辦為止,已創造超過1300場次的展演節目及活動。

 華山1華山2  

「2013華山藝術生活節」從10/10(四)-11/03(日)舉辦近一個月的表演藝術相關活動,以『藝同作伴-用藝術創作每天生活的腳本』為規劃概念,透過多元策展面向,創造專業表演藝術從業者和一般民眾參與之豐富多樣的活動類型,基本上整體活動可以分為開放式表演活動,專業劇場演出、講座與工作坊,但搭配不同的目標族群,仍設計各項主題性的活動,如:「示範演出」、「戶外表演」、「藝角度展覽」、「藝術生活節導覽」、、「藝術大街體驗」、「表演藝術書店」、「大藝術家夜總匯」、「可以NG劇場展」、「限時好票亭」…等體驗項目,以及「焦點劇場」、「創意小劇場」系列劇場節目,還有「文化論壇」、「工作坊」等,以多元性的內容設計,同時滿足一般民眾、劇場觀眾、專業劇場工作者。

 華山3華山4  

持續25天的華山藝術生活節,超過400場展演活動,呈現臺灣表演藝術豐沛的創意能量,一方面透過嘉年華會的形式,讓民眾與藝術近距離接觸;另一方面也想利用這個活動,建立台灣表演團隊拓展國內外網絡連結,打造台灣表團的展示平台,並積極邀請國際藝文團體、場館人員及策展單位進行參訪考察,期望創造更多的媒合機會,讓台灣的表團及藝術作品能獲得更多國際演出的機會。

 

山東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shyijie01  
十藝節 演出節目劇照        中國藝術節創立於1987年,由大陸中央國務院批准舉辦,長久以來被視為中國文化界的奧運會,中國郵政還會為此活動推出年度主題郵票,在大陸地區的重要程度可見一斑。除第一、二屆在北京,之後由各個省份爭取主辦,大約每三~四年舉辦一次。如同奧運會一般,各屆中國藝術節除了結合全中國大陸最優秀藝文演出,也是主辦省份彰顯在地經濟與文化實力的重要舞台。

     十藝節2 山東濟南省會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十藝節5 牡丹亭  

十藝節1

2013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以下簡稱十藝節)在選在山東省舉辦,來自全大陸地區31個省份(市、區)的節目與團隊,在山東17個城市輪番演出;從10/11開幕到10/26結束共16天,分為「參評劇目」、「參演劇目」、「展覽展示活動」、「演藝演出活動」、「群眾文化活動」等主軸活動,共有133個劇目、647件美術作品和群眾文化藝術作品。藝術節中還包含了「文華獎」的舉辦,由大陸文化部所遴選出的87檔節目在藝術節期間進行演出,種類涵跨了一般戲劇、舞劇、地方戲等…,除了專業的「文華獎」之外,藝術節還另設置了一個「群星  獎」,鼓勵一般民眾自己組團參與表演節目,以提供大眾的參與度。如同世界奧運會一樣,每個省份也會趁舉辦中國藝術節的機會大興土木,爭取經費積極建設 各個地方場館,本次主辦單位山東省為了十藝節就新建場館13座,另改建22座,整體預算高達200億,規模之大令人乍舌。

 

十藝節3 義大利文化部官員Barbatell向大家展示達芬奇真跡《自畫像》十藝節4 山東美術館  

山東十藝節除了全中國大陸的藝文匯演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整體大陸藝文市場的觀摩與交易。藝術的部分,大量的藝術專業人才、包含編劇、導演、表演、作曲、舞台設計、技術人員等,在此相互觀摩、交流學習,分享在創作上不同的心得與成就,今年兩岸也透過廣藝基金會的協助,安排包含國藝會執行長陳錦誠、前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盟執行長于國華等多位台灣藝文界重要人士,直接到山東進行參訪。商演交易上,超過600個演藝機構來此展是與評估有市場潛力的藝文演出,期間86個演藝項目達成合作,簽約金額達9.02億人民幣。這樣的平台體制,也為整個華人表演藝術的市場創造了另一種新型態的變革。

台北 華山藝術生活節  V.S.山東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華山藝術生活節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

時間

2013/10/10-11/03

25

2013/10/11-10/26

16

地點

台北 華山文創園區

山東 濟南、青島、淄博、威海、煙臺、濰坊、德州、日照、泰安等17個城市

主辦單位

官方出資,民間單位經營

官方出資 官方經營

核心目標

促進地方藝文發展

展現整體文化實力

活動內容

專業表演藝術團隊演出

講座論壇

工作坊

專業表演藝術團隊

民間表演藝術團隊

展覽活動

頒獎評選活動

商演交易平台

活動類別

約60檔

133

活動場次

約400場

約7000場(含年初開始的熱身活動)

票價規劃

部分售票演出

部分免費公開演出

票價補貼政策

美術館、博物館免費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周末,今年入冬最強烈的冷氣團報到,林口地區的氣溫瞬間陡降到10幾度;在寒冷的周末夜裏,大開劇場《金花囍事》劇組頂著寒風進駐了廣藝廳。如同這幾天的冬陽,讓人在冷風中也不覺得刺骨,大開劇團在今年廣藝廳即將Close的前夕,用《金花囍事》這部作品,為廣達人獻上暖暖的感動。究竟有多溫馨多好看,當晚500多名的廣達同仁已親身做了見證,無須再多加贅訴,我們特別選用了「表演藝術評論台」網站中的篇文章,與各位同仁分享,看看是否也在您的心中產生了一樣的共鳴。

898-725x371  

記憶與想像的投射《金花囍事》

文/汪俊彥 (選自表演藝術評論台,原文請點此處)

一齣沒有艱澀的符碼、沒有歇斯底里的情緒、沒有疏離的舞台、甚至沒有變換場景的戲,卻不是不用思考、不需感受、不用解讀、不會流轉的演出。相較於抽象的表演,寫實劇往往被認為是直觀、導演權威、甚至帶著說教可能的缺乏風格化演出。又好似沒有繁複概念,就無法顯示閱讀深度;沒有形上思索,就無法慰解求知慾望?大開劇場的帶家戲《金花囍事》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

一走進劇場,大概很難不被舞台上建築吸引。主建築是一間木造的平房客廳,左右兩側各自延伸出加蓋的廂房與二樓的臥房;下舞台是平房的後院,上舞台則是大門進出的前院。建築裡,每一項經過時間擦拭的物件,曾經熟悉地陪伴戰後臺灣幾個世代的家庭:木櫥窗、藤椅、藤椅上補繡的椅墊、矮板凳、保溫瓶、衣架、水果月曆、鐘擺石英鐘、裁縫機、大同電鍋等。上舞台的深處還有電線桿與電線拉過村子不太大的天空。細緻的舞台景深,讓故事中的小故事發生在家的每一個家人可以稍稍忽略的角落;精細而考究的道具,讓演員在最放心的空間中展開角色。

故事發生在解嚴前後台中市中興大學附近的眷村,金花獨力扶養四個女兒:秋美、冬美、夏美與春美。不負責而早逝的父親使得金花與大姊秋美成為家中經濟支持,二姊冬美主掌家中生活一切,三妹夏美是精通多種語言的醫學院高材生,而小妹春美是即將面臨大學聯考的高三學生。五個女人各司其職組成了這個家,彼此伴隨、互相支持,歲月靜好。但孩子會長大,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會隨之調整,當妹妹不只是妹妹、學生不再只是學生、家庭主婦有了別的掛念,甚至媽媽都不只是媽媽,一肩挑起扶養妹妹重擔的一家之主需不需要調整?屋簷下的每個人都習慣了的角色,所謂角色其實是透過其他角色相互定義的身份,脫離了習慣也就牽動了角色間的關係。每個家人都努力地想要報恩、想要掙脫安排、為對方想、也想留自由,這些都成就了倫理。家庭倫理是被期待的關係,以愛之名;而家要散的時候,也是重組倫理的時候。

我想一齣好的寫實劇大概就是如此吧?《金花囍事》並不賣弄曲折的劇情,一切人世的流轉好像就這麼理所當然地發生;也沒有激烈的衝突或熱血沸騰的期待,但演出卻屢屢讓人摒息,不時喉頭也酸酸的。寫實當然是種風格,寫實可能更需要費力解讀,觀察角色之間的張力。寫實劇看似簡單,但從不容易;困難之處來自演員如何成為彼此的角色,在舉手投足間的行動、意念、台詞與潛台詞成功傳遞。故事的發展與流轉,來自功力深厚的演員一張張情緒的累積,廖許金花(張丹瑋飾)、大姊秋美(謝瓊煖飾)、二姊冬美(水毓棠飾)三人恰到好處的表演支撐了這個家不倒的牆,而內在衝突與外在變因則輕搖著早已經年累月的木造平房。觀眾在寫實劇中的社會角色找到一個投射認同與安置自身的位置,透過演員經驗了很可能同樣說過的話、擁有的情緒、難以抉擇的掙扎與難以說出口的猶豫。《金花囍事》提醒了我們,好的寫實劇從不過時,時間反而是最好的評審;寫實劇也從來不是照本宣科,每一次演出都讓躲在歷史細微角落的記憶與想像,再現光華。

最後想要稍稍一提的是,時間場景安排在解嚴前後,透過「這個家真的要散了」的隱喻,以最寫實的溫度映照了臺灣倫理重組的時刻。

~~~~~~~~~~~~~~~~~~~~~~~~~~~~~~~~~~~~~~~~~~~~~~~~~~~~~~~~~~~~~~~~~~~

1468664_672363256120735_1017336918_n

此外,同仁們也透過線上問卷,提供了屬於廣達人自己的感動,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些來自於你我身邊的回饋。

NB4/ Nomar: 劇情跟演員的演出都扣人心弦,就像是平常生活中會上演的劇情,讓人回想起很多事情,感謝導演給很好的啟發,一路走來雖然吵吵鬧鬧的,但家庭溫暖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彼此心裡都是希望對方是幸福的,是部非常溫馨的舞台劇。

POBU/Debbie:演員情緒很到位,好的劇本好的演員才能真實touch到觀賞者的心坎!!有好幾幕都深深感動到我,很開心有機會抽到票看到如此棒的劇場!!真心希望有機會該劇團能再次到廣達蒞臨演出,很期待他們其他的作品。金花囍事已列入我心中覺得很棒的舞台劇:)

RDC/Allen:本次的舞台劇演出, 將女人一生的辛苦深刻的描繪出來。藉由每個不同女性角色, 表達了每一個女性都有可能遇到的困境與問題, 但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與自由的權利, 家中成員的相繼出嫁, 給了大姊追求自己幸福的自由, 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感動。

研發中心/Katherine:深刻描寫台灣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價值觀與現代的差異,因科技的日新月異與通訊的越趨發達造就了現代女性對於婚姻國際化的價值觀與傳統文化的掙扎。表演題材平易近人、撼動人心,不少陽剛工程師落下英雄淚呢!

SIT/Gora: 就覺得還蠻感人的~~看著都跟著哭了~~劇情有內涵與探討的議題~~演員情緒張力十足...尤其是大姊....以希望當最後的結局也是一個美好的結局~好的結局是不需要什麼都交代的...留給觀眾空間也是很棒的編劇手法~~^^

今年廣藝廳的活動,就在《金花囍事》滿滿的感動中畫下圓滿的結局。很高興最後一檔演出能給帶給同仁這麼大的迴響;廣藝基金會希望成一扇廣達通往藝文世界的窗口,透過各項演出活動的舉辦,為同仁們開啟另一個充滿感性思考及感動的藝文世界。為也謝謝每一位廣達人這一年來的支持,廣藝基金會將為持續大家規劃系列不同類型的演出,帶給大家不一樣的2014藝文生活。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小到大,你是否按照規矩,遵行模式,仿效大師,經過深思熟慮做每一件事。你說最低風險的台詞,走最安全的路線,想依照劇本演出自己的人生。如果,你已厭倦活在有限的框框裡,你也想看到自己無限的可能,那麼,歡迎你進入即興劇的世界!

勇氣即興_12_03 

或許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或許你也早就遺忘……

即興,是早在「計畫」出現之前,人類最原始的處事方法。

即興,是早在「劇本」、「樂譜」出現之前,人們最初展現創作的形式。

即興,是早在爸媽、老師告訴我們有「規矩」、「後果」,和「標準答案」之前,小小的我們最有自信的行動準則。

勇氣即興_12_01 

1960年代的英美,開始有演員在付費觀眾面前演出「即興劇」,意外地大受歡迎。這是一個很大的冒險。在那之前,人類的戲劇舞台,已由「劇本戲劇」全面統治了幾千年。已有很長時間,「即興」被視為屬於排練場內,或頂多只能是正式表演的一小部分。

興劇的核心概念之一 :「讚頌失敗」讓我們練習面對自然的意外,所謂的「失敗」、「錯誤」的定義,它只是一個我們沒有事先預期到的一種可能性,它甚至可能可以是一個珍貴的禮物。

「勇氣即興劇場」創辦人吳效賢2002年在美國第一次接觸了即興劇,被它的有趣所深深吸引,報名了第一期即興劇工作坊,開始了即興劇之路。故事快轉到2013年,吳效賢所創辦的台灣第一個即興劇團「勇氣即興劇場」,已經成立約八年。已有數千位台灣人接受過即興劇訓練,也曾公開演出了二百多場即興劇。 

將於12/12-29演出的勇氣即興《黑裸樂園》讓您長篇+短篇一票玩到底!

主菜-《黑裸Harold》,經典長篇即興劇,60年代源自芝加哥,一群沒有劇本的演員,每場從一個觀眾建議開始,跳入即興黑洞,赤裸裸在你眼前創作出一部多線交錯即興電影。

甜點-《短篇樂園》,中場後,為您端上幾小碟即興短劇,台上台下甜蜜無中生有,演員霧煞煞,觀眾笑呵呵,一同刺激夢遊即興主題樂園。

2013-11-13 16.26.45  

11月20日BRAVO FM 91.3電台17:20~18:00「廣藝HIGH表演」單元裡節目中,勇氣即興導演吳效賢將和大家聊關於勇氣+即興的故事,歡迎線上收聽

【演出資訊】

演出時間:
12/12~12/15(四五六日)7:30PM
12/15(日)2:30PM
12/26~12/29(四五六日)7:30PM
12/29(日)2:30PM

演出地點:牯嶺街小劇場(台北市嶺街5巷2號)

即興演員:
王思為、宋孟璇、林晏瑜、林育賢、彭子涵、黃美華、黃煒翔、趙懷玉、賴謙德 (各場次演員陣容,請參考劇團官網

製作人/即興導演:吳效賢

更多詳情請上華娛售票  勇氣即興臉書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花囍事

11/20(三)2013年廣藝廳最後一檔演出,大開劇團《金花囍事》要上檔囉! 揮別黑盒子藝術節的玄妙與虛無,《金花囍事》要帶你重回地球體驗真實的人生,讓你可以輕輕鬆鬆躺在舒服的觀眾席,痛痛快快的大哭大笑三小時!

 一個家擠著五個單身女子,母親因丈夫外遇而離婚,獨自養大四個女兒;大姊是個有秘密戀情的老處女;二姊是每天照顧所有起居家務的管家婆;三姊是個渴望突破傳統的實習醫師;小妹是個文靜懂事的乖乖牌;這一切是如此地和諧美好。 直到母親五十九歲生日的那晩,小妹帶著修車廠的黑手回家,說他是肚裡孩子的爸爸,一直以來大家都亟欲維持的平靜生活像連鎖效應般的爆發開來!

這一家子的女人要如何處理這棘手的問題???

他們各自又如何面對早已無法掩飾的自己?

DSC_8761.sjpg《金花囍事》可說是大開劇團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目前已經歷經了無數場的加演加演再加演(甚至加演到對岸大陸去…),故事主軸以現在大家熱愛討論的「剩女」話題為主軸,訴說不同的時代變遷下一家兩代的女性對於愛情婚姻關係的態度與看法。故事背景帶著大家回到台灣社會極度變遷的民國70年代,蔣經國宣布解嚴,台灣社會隨著威權體制瓦解,社會運動與日俱增,婦女權益問題獲得關注,婦女團體紛紛成立,如勵馨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關懷離婚婦女處境的晚晴協會都在這時成立。也因配合解嚴開放大陸探親,台灣與大陸人民阻隔40餘年,在大陸有親人的民眾終於得以返鄉探視親人,一償心願。同時也因香港與澳門的觀光限制解除,台港演藝圈交流頻繁,港星劉德華更因電影《法內情》、《最佳損友》等影片,成為全台女性心目中最想嫁的黃金單身漢。在那個時代整個台灣的兩性定位,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DSC09867s DSC09464s  

大開劇團團長,特別分享了這部作品最初的創作想法;多年前,他聽到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發生在南投的村子裡,一個住在山頂,種植農作物的鰥夫阿公愛上一個在山下公務機關任職的寡婦阿嬤,他們因為子女的阻攔而只能相戀,無法結婚。多年之後,阿嬤得了失憶症,原本子女們都以為終於可以阻止他們雙親”不要臉”的戀情。沒想到,阿嬤誰都不記得,只記得阿公,餐餐都要阿公餵,處處都要阿公帶。最終,子孫只好把兩老安置在山上。這個故事表面上看來是愛情故事,但是講的是相依相惜的真情真意。在人生很多的時刻,情愛的確帶來許多的新鮮感、興奮與活潑,但是真正讓人生能夠穩當走下去的是如家人、摯友般的知性知心。這也就是《金花囍事》中的論旨。劇中人物,不論是妹妹的先有後婚、中西合璧的婚姻,甚至是母親的梅開二度,他們都決定不再是以悲情式的成全,而是心滿意足的接受婚姻和迎接單人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喜樂─不論斷自己和別人的豐富生命,也唯有此,愛你所愛,行在愛中。DSC02695s DSC02671s            

大開劇場也特別請來了金獎導演朱宏章老師,加上張丹瑋、程伯仁、謝瓊煖等多位劇場資深演員,共同演繹這齣笑中帶淚的溫馨喜劇,廣達同仁們當然也是非常識貨,開放報名當天馬上就已經衝破廣藝廳入場人數,之後我們會再進行抽籤;如果沒抽到的同仁,還是可以把握現場補位的機會喔,廣藝基金會感謝這一年來所有同仁的支持,期望以這檔2013的最後一齣的戲劇作品,在歲末年終可以帶給廣達同仁們滿滿的溫暖。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