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骨朵(廣藝北京特派員) 攝影∕楊宏程、尚安璿

這是狂想劇場廖俊凱導演帶著第三部作品來到北京。

2012年,一齣被觀眾評價「顛覆三觀的殘酷之作」《賊變》讓北京觀眾記住了這個劇團;2013年,《I'm The Man》的詼諧又不乏深度的表演讓大家對「狂想」堅定了期待;2014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再度邀請《寄居》來到北京,在相對較前兩次到訪更充分的準備後,這次的《寄居》的寫實讓不少人頗感意外,但幾乎每場演出都在一片感慨中結束――這片感慨,有來自於對劇中演員彷彿被逼到牆角的憐憫;有跳不出劇中氛圍始終的壓抑和緊張;有反觀現實折射自我或身邊朋友的共鳴……演員們近乎生活化的台詞,細膩的演繹,和戲劇化但扎實的情節,都凸顯了台灣狂想劇場劇組的功力。

寄居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下這個時節,高雄已是暑氣蒸騰,上個週末夜,雖已待到太陽落山,至德堂位於室外的前廳仍然超級濕悶,即便如此,人潮還是不顧一切地持續湧入,幾乎要填滿那塊其實還不算小的區域。

  

大家都是為了《天天想你》音樂劇在高雄春天藝術節的首演而來的。雖然老早聽聞過張雨生的歌迷們對他的愛不減當年,也從各種管道確實領會到其人及其音樂的影響力迄今仍在蔓延,但實際親眼見證到的時候,依然覺得十分驚訝――一個已經逝去17年的音樂人,竟還能激起觀眾們那樣熾熱的眼神。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人的生活由資訊轟炸、大量身體勞動所組成,經常讓人產生「我是誰?我在哪裡?」的疲勞狀態。

在這個被商業與物化的世界中,其實我們身處的環境像一部冷冰的機器,「效能管理、­勞動模式與異化的身體」構成了當代思維的核心。

索拉舞蹈空間關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即將演出的《歐西打街/Outsider Alley》講述都市外圍、充滿邊緣人的區域,他們如何生存生活。

在城市裡,人們都相信,憑著努力可以邁向理想,勞動的目標是為了獲得應有的回報。但「­歐西打街」上的人們,與現代人所期待的不同;他們既不精確也無明確目標地活著,這裡的­生活隨時被偶發的片段事件打斷而成為另一番景緻。

 

7月2日BRAVO FM 91.3電台AM 9:20 悠活台北節目〈廣藝High表演〉單元,將有節目企劃和大家聊這檔演出!請線上收聽

1404261996117  

索拉舞蹈空間粉絲頁

7/11-7/13 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兩廳院售票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廣藝基金會向當代華人跨時代的共同偶像 張雨生致敬

推出首部以張雨生經典歌曲為基底的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

13位全方位音樂劇演員 6月28、29日於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演
零時差的傳世音樂  張雨生媽媽:「謝謝大家沒有忘記雨生」

舞台燈光視覺千萬製作 打造一齣時代感十足的華麗流行音樂劇

高雄首演邀請百位弱勢兒走進劇場 感受音樂正向力 

_ADW4056-1  

常年深耕華人原創音樂劇的廣藝基金會,首部以張雨生經典歌曲作為音樂劇的《天天想你》將於6月28、29日於高雄春天藝術節首演。24首張雨生的經典歌曲為基底,含納廣為人知、至今仍傳唱未歇的熱門金曲,也選入一些過去被普羅市場所掩沒的精采作品。為饗各界樂迷殷殷期盼,在首演當天將同時發行《天天想你》同名原聲帶,如同張雨生母親所言:「讓雨生的音樂繼續被傳唱下去,一起重溫雨生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天天想你》一齣跨越兩岸的愛情物語,除向這位猝逝多年的一代音樂才子致敬,更關注當代兩岸當代共同的生活話題。廣藝基金會千萬製作打造華麗場景一齣時代感十足的華麗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將從6月28-29日於高雄首演9月5-7日移師台北國家戲劇院 

天天想你 演出橋段are you ready  張雨生生前音樂好友櫻井弘二擔綱音樂總監像是張雨生給我的新考驗一樣!

本劇特邀張雨生的好友暨音樂路上的重要創作夥伴Koji Sakurai(櫻井弘二)擔任音樂總監和編曲。Koji與張雨生的音樂合作源起於1994年的《卡拉ok‧台北‧我》,Koji為這張企圖強大的全創作專輯擔任鍵盤手,爾後持續為張雨生擔當編曲,兩人一同在流行樂界和劇場界共創出許多好作品。張雨生離世後,Koji帶著張雨生給他的敦厚友誼持續在台灣音樂圈締造精彩之作,此次接到《天天想你》的邀約時,Koji表示:「我就確定我想做、我要做!像是張雨生給我的新考驗一樣!」這次從張雨生的逾百首作品中挑選出24首歌曲,做為主軸串構故事情節。擇取的重點是力求兼容代表性與多樣性,「在我們沒有一起工作的這17年當中,我很想讓他看到我的進步。 

文章標籤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骨朵(廣藝北京特派員)  攝影∕楊宏程、薄霧 

如果把所有《跑來跑去》的演員在兩個小時內在舞台上奔跑的距離連成一條線,估計可以環繞整個北京城——這麼說起來並不誇張,「跑」是這部戲裡每個演員主要的移動方式,當燈光如同掃射般地劃過舞台,激烈和緊張的氛圍時刻環繞在觀眾身邊。

《跑來跑去》劇照(攝影:薄霧)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楊忠衡 (藝文費斯簿電子報第243期)

恭喜表演藝術界的王孟超老師和簡文彬總監成為今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孟超老師在表演界德高望重,近期更接掌台北藝術中心籌備處,得獎是實至名歸。而簡文彬更從一位傑出的指揮家,成為未來衛武營的總監。兩位有個共同點,就是真正的行動派,從藝術家轉換角色,成為表演藝術的推手。在管理和策略面,提供更大的貢獻。

我尤其佩服年紀相對年輕的簡文彬,他的出線往往代表風氣改變,具有指標意義。當年他接任NSO音樂總監,等於宣告NSO結束老教授排隊執掌,國人指揮家受到不亞西方指揮家的肯定,年齡也不再是問題,也顯示本土愛樂者「唯賢是賞」,走出盲目崇尚西方的舊觀念。

這簡文彬贏得國家文藝獎的音樂類獎,更終結了我對這個獎成為「養老獎」的疑慮。如果今年再由秘不可測的深宮耆老得獎,意味僵化精神已深藏在結構中,獎就大可不用辦了吧。如果簡文彬的出線,再度成為一個指標,代表音樂評審機制有點醒覺,讓榮譽頒給真正有實質廣大貢獻的耕耘者,那就是樂壇之福了。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23這晚廣藝廳迎來了開幕以來的最盛大演出。福建省頂級的「福建大劇院」帶著原創歌劇《土樓》來此做了歌唱交響音樂會版的呈現,廣藝愛樂與福建交響樂團合組的80人大樂團、40人合唱團,加上國際級的獨唱家男高音莫華倫、男中音孫礫等,將流傳民間的客家小調,唱演成氣勢磅礡的歌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既新鮮但又帶有熟悉感的震撼體驗。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蓋你,整支舞排完一輪的時候,ending pose仰躺著的姚尚德(台灣少數能被喊得出名字的默劇表演者)汗濕了一地,在木地板上印出一塊輪廓鮮明的人形。也不只姚尚德如此,所有場上的舞者無一能免,個個都是渾身濕淋淋。

這是壞鞋子舞蹈劇場的排練現場,正被努力打磨著的是他們即將出品的創團作,作品的名字叫做《泥土的故事》,聽起來像是某種專走鄉土溫情路線的劇碼,沒想到竟然那麼狂暴又激進。

泥土的故事   

倘若當真見到林宜瑾,你恐怕更不敢相信,這麼一個笑容燦爛、溫柔和氣的甜姐兒,怎會編出那麼一個直截、猛力――並且充滿了髒話的作品。林宜瑾確實當了很久的乖乖牌沒有錯,從小念舞蹈科班,認認真真的一路跳到研究所,專業技巧越磨越精,卻對為何跳舞、如何跳舞越來越心存懷疑。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憶組成人,不同際遇讓人成為女人,也許善變又任性、堅強又獨立……一連串的選擇,織就了女人,讓女人越來越「完整」……「完整」,從不是為了對這個世界有個交代,千萬個記憶色塊拼湊女人的圖樣,年華流轉,女人從不會停止舞動。

8213肢體舞蹈劇場_06_01  

 

  8213肢體舞蹈劇場自2006年創團,多年來,推出的作品,多對於社會議題、人性等進行深入探討,且強調舞者本身傳遞的獨特能量,建立舞蹈與觀看者之間的關係,直接透過肢體,感動人群。8213藝術總監孫梲泰說:「對於現代舞者來說,跳舞最美的時候,是過了30歲之後。」30歲是人生歷程中,很大的轉捩點,走過青春懵懂的前30年,累積經驗以及自我思考,在情感上也有了較為深刻的體會,由他們來詮釋生命中的種種,譬如「愛」與「痛」,是最有說服力的。於是,此次《獨綻系列-當女人》所邀請的舞者,皆符合超過30歲,且都已在舞蹈領域深耕多年,各自詮釋她們意識中的女人故事。 

由在舞蹈領域深耕多年的四位舞者,詹天甄、莫嵐蘭、鄭伊雯、蔡晴丞,以女性的身分,切入女性議題,呈現出不同的觀點與思考,6/26-29於牯嶺街小劇場,《獨綻系列-當女人》帶你從舞蹈劇場,重新認識女人的世界。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福建省頂級的「福建大劇院」即將帶著據聞是「傾全省之力」創作、在大陸巡演多場的浩大原創歌劇《土樓》來台交流。 

這個屢屢獲獎的作品,以福建著名的文化遺產「土樓」為名,描述的是一群居住在這種有如堡壘般的特殊客家民居中的人們。故事的主角雲花,一個丈夫在南洋失了蹤的女子,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堅毅地生活在土樓裡。春分祭祖,土樓人正熱熱鬧鬧地祈望平安,卻與願相違地來了一群深山土匪,劫走了雲花的兩個孩子。雖有鄰人熱心幫忙,然而只湊足了救一個孩子的贖款,殘忍的抉擇來到了雲花面前:一個是親生的孩子,一個是朋友託孤的養子,究竟該先救哪一個?

《土樓》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