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創作歌手,發表過1995「我是雷光夏」、1999「臉頰貼緊月球」(Http://summerplanet.com)、2003「時間的密語」、2006「黑暗之光」(The Light of Darkness)、2007「光之影」等專輯,並獲金曲獎(Golden Melody Awards)最佳作詞人、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專輯、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年度專輯、單曲、南方都市報華語傳媒大獎、時報廣告金像獎…等。參與過多部電視廣告配樂、紀錄片「作家身影」配樂與電影長片1996「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 ,Goodbye)、1998「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電影音樂。
過去的音樂創作總是從自己的生命體會中提煉,那裡面的細細枝節,往往幽微曲折,但這次為電影「第36個故事」(Taipei Exchanges)寫音樂,卻有機會參與別人的想像與真實。從導演創作劇本、與演員們初次見面、看著咖啡館從廢墟中落成、電影開拍、進錄音室和樂團工作…,整個過程,就像是曾想像過最酷的遊戲。
一開始就從作一張原聲帶的概念出發,我們希望音樂因電影而來,同時又有能夠獨立存在聆聽的特質,因此,為這部電影寫首好聽主題歌曲特別具有關鍵意義。雖然導演不曾表達具體要求,不過我明白這回寫歌應有使命,幸而這並不困難,只要擺脫過去的自我束縛,和開朗的工作人員、酷又溫情的導演相處一陣子,這咖啡館裡發生的故事,漸漸說服了我,在那首主題歌曲的末尾,自己也彷彿真的聽見答案與心裡默默的回應。
這次一起合作音樂的夥伴侯子(侯志堅 Ho Zhi Jian)是經驗豐富的廣告、電影配樂工作者,首先我們在當時尚未開張的咖啡館裡,花了幾個禮拜以keyboard創作樂念,再把這些樂念帶到錄音室裡。到了錄音室,和另外幾位樂手---吉他手秀秀、低音大提琴手Kinya、長期合作的錄音師冠宇在一起,大家開心玩音樂,錄音時採用即興演奏方式,而每個人不同的性格與技巧,都立刻反應在音樂中,產生微妙的化學作用,令人興奮。
音樂發生的方式有千百種,而這次是很令人懷念的。 —雷光夏
應該找人把雷光夏的腳踝上個鏈球,否則你不過低頭繫個鞋帶,她就飄走了。她熱愛腳離地,就像兔子熱愛蘿蔔一樣。
但飄在空中的光夏與其他成千上百空中靈魂極度不同,不同之處在視線。光夏不在空中看風看雲,她鳥瞰地。因為鳥瞰,所以她看到的人事有高度,她看到的萬象有韻味。 —— 蕭雅全
作品:
專輯《我是雷光夏》(1995)
電影配樂《南國再見南國》電影主題音樂(1996) 中國時報十大專輯
電影配樂《海上花》(1998)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
專輯《臉頰貼緊月球》(1999)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專輯、金曲獎最佳作詞人
專輯《時間的密語》《2003逝》(2003)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專輯
專輯《黑暗之光》(2006)中國時報年度十大專輯
舞台劇《看不見的城市》(2008)兩岸青年當代劇場藝術季音樂劇場編導演、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