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的「兩岸論壇」本週日在松菸誠品開講,首場主題為「面對兩岸表演藝術市場」。

 

都用上「面對」這個字眼了,想來事情肯定不好辦(很easy的話,哪還用得著「面對」呢)。現場來了許多活躍於線上的台灣劇場工作者,大家都很想知道究竟該怎麼面對這個似乎無可迴避的未來趨勢。

 

這場講座由常駐北京、熟習兩岸表演藝術交流事務的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擔任主持,邀來中國舞台美術學會會長曹林、北京「三拓旗劇團」製作人王建秋,以及台灣「狂想劇場」製作人曾瑞蘭,用他們實際的「面對」經驗,帶大家一探兩岸表演藝術市場的前線實況。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之兩岸論壇,左起為廣藝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中國舞台美術學會會長曹林、北京小劇場製作人王建秋,以及台灣狂想劇場製作人曾瑞蘭。   

徐副執行長先領大家認識兩岸表演藝術大不同的生態概況,從國家政策、審批規範到場租價格(大陸足足有台灣的七倍之高!),樣樣都左右了兩地劇場創作力和市場力的趨向。一般來說,大陸除了國有院團外,大多數劇團必須直接面向市場,因此磨練出較強大的應變和戰鬥能力;台灣擁有較多的政府資源挹注,多數團隊依賴補助,創作上則相對自由、百無禁忌。

 

徐副執行長也提到了目前台灣表演團隊在大陸發展的唯二成功經驗:表坊和雲門,表坊長期在地深耕,雲門則有富厚的國際聲譽,兩種模式皆難以仿製。廣藝基金會目前以「經營」、「優勢輸出」及「合創」三步齊走的方式,希望為台灣表演團體打通新路徑。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之兩岸論壇

   

從劇場粉絲、志工出身,如今已是專業製作人的曾瑞蘭,以她所經營的狂想劇場為例,分享台灣小劇場的市場奮鬥史。台灣小劇場有極高比例的學生觀眾,因此劇團向來重視與學校建立緊密的關係,譬如雲門推動駐校計畫,狂想則帶show case進校園、並舉辦工作坊和講座等;狂想也透過國藝會「藝級棒」專案,與企業進行各類接觸,開發白領觀眾;此外,參與藝術節一類的整合式平台,也是拓展市場的另一種機會。瑞蘭觀察到,過去台灣小劇場普遍向導演傾斜的生產習慣,如今有了更多新可能,文本先行、甚至製作先行的多元發展選項,為台灣小劇場的輸出創造了更多優勢。

 

左起:曹林、王建秋雨曾瑞蘭 

中國舞台美術學會的曹林會長,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數字──剛剛過去的5/1勞動節晚上,整個北京共約有100台戲同時上演!近幾年大陸經濟見好,加以政府有意推展藝術教育,帶動了整體文化活動的參與。一方面觀眾進劇場的興趣高了,另一方面,劇團產出的內容也更具可觀賞性。就以曹會長的專業「舞台美術」(台灣稱「劇場設計」)來說,過去正如布萊希特所形容,是表演裡「謙虛的房客」,而近年來因為科技的發展,這些原本存而不被察覺的設計部門開始變得不怎麼謙虛,堂堂地走到台前,甚至成為要角。表演隨之變得更「可觀」,大大增進了市場拓展的可能。

 觀眾參與討論    

王建秋帶來的故事很勵志。他是今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中兩檔大陸作品的製作人,並非策展單位特別偏愛他,而是他所連動的一票大陸小劇場領軍人物如趙淼、黃盈等,個個好精采。在這票人的精采被看見以前,他們便開始自掏腰包做戲,到終於可以領點薪水,進而嘗試商業性製作、透過院線系統巡演、與企業合作、前進亞維儂等國際表演藝術節……可謂演足了一部大陸小劇場的發達之路。王建秋感覺,目前算是「走到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階段」,不必老是忙著抓頭找錢,一整年的工作自可以順暢地往下推展。

 

如此說法讓現場的台灣小劇場人好羨慕。不過徐副執行長提醒大家,兩岸表演藝術市場其實是個「好多、好深、好複雜」的題目,兩岸環境都有各自的優勢,也有各自必須應對的繁複現實,這兩小時的論壇只能做到粗淺的認識,真要面對的話,這才剛要開始哩。  

觀眾熱情提問  

論壇結束後的開心合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