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夜一夢》非看不可的理由,我們一個一個告訴你!

ap_20061028115720417.jpg

 

《夏夜一夢》

轉載自君君的部落格


《夏夜一夢》,其實就是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不太了解為什麼要改名字。聽朋友說,旅行者劇團的這齣戲,兩年前在倫敦巴比肯劇院也演過,該劇院專邀非英語系國家的劇團到倫敦演出,我還在英國時,也是在這劇院看了日本蜷川劇團的《Coriolanus》,看到唐澤壽明直直朝向我走來得那瞬間,都顧不得自己已經25了XD 後來也是在巴比肯劇院,看了韓國另一個劇團演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很喜歡,戲的結局改了,兩仇家在發現男女主角死了後大開殺戒,全部死光了。演員在瀰漫著乾冰製造出的霧氣中,以慢動作互相毆打,一個個倒下,昏暗的燈光終至黑暗。氣氛營造的很沉,情緒的渲染力填滿空間理的每個角落。也喜歡韓國傳統舞蹈跟樂曲,演茱麗葉的女演員很可愛。
 
 
這戲我帶了朋友一起去看,她從來沒看過舞台劇,擔心看不懂,聽到是韓文演出更害怕。我說會有中文字幕,而且有彼特同學的但書,會是很逗趣的演出,她就跟我去了。看完後,她比我還開心,直說下次看戲要把她也帶上。
 
 
《夏夜一夢》在中山堂中正廳演出,場地與城市舞台差不多大,但暖色系的裝潢讓人覺得很舒服。我坐在第12排中間偏右,整個舞台都看的到,演員的表情不是很清晰但還算清楚。舞台佈置很乾淨,用木板隔出前後台,凸字型的設計分出上下台,舞台中間後面是樂師的位子,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傳統樂器,樂師也是由演員擔任,兩側各有一出入口,掛著白色布簾,再往兩旁則是架高的台子,木板後是竹林(不知道用什麼做出的),地面是白的。沒有原劇本裡的富貴人家氣息,只留下鄉村的儉樸。
 
 
一開場,躲在黑暗的觀眾席裡的演員們,邊揮舞著手裡的綠色螢光棒,邊穿梭在觀眾群中。這些精靈(螢火蟲)最後爬上舞台,為成一圈跳舞,有許多定格辦鬼臉的動作,製造神秘又熱鬧逗趣的開場。演員表演的方式很漫畫,每個演員出場時會以誇張的臉部表情及肢體動作表現角色的心境,可以說是將情緒及動作程式化。就該演出而言,這樣的設計能幫助聽不懂韓語的台灣觀眾了解劇情的進展,也加強了喜劇表演的成分。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我認為旅行者劇團很懂得如何抓住觀眾的心,除了以程式化的表演方式外,也不時利用換場的時間讓演員與觀眾互動,更在台詞部份納入國語,將部分句子改以中文發音,特別是搞笑的片段,例如海麗娜嘲笑赫米亞是小矮子(因為該女演員真的矮)、老奶奶說要吃士林大小腸(士林夜市的名產)等等。最後謝幕時全場歡聲雷動,共謝了三次募,最後演員們在大廳送觀眾離場,因為演員們的妝很誇張、演出又很討喜,許多人搶著跟他們拍照,直到工作人員趕場時,有個演員很可愛的要要拍照的人快點,希望每個想拍照的人都拍到。我想到《水滸108》,若是能跟水滸的演員拍照,城市舞台那晚大概就關不了門了。
 
 
劇本有大幅度的修改,劇中劇及雅典公爵家事的部分被抽掉了,單純的保留男女之間的愛情喜/鬧劇。如此使得故事主軸更清楚,去掉雜支旁葉。頑皮的精靈迫克分成兩個人演,名子叫杜杜里。另外,中了花毒的不是提泰妮婭仙后而是奧布朗仙王,他迷戀上的也不是變成驢子的波頓,而是變成豬的老奶奶。這次演出沒有節目冊,無法得知為什麼導演做了以上兩個改變,我只能臆測,原因可能是為了要符合韓國的時空文化。因文化因素去修改劇本的例子越來越多,雖然故事是一樣的,但劇本文字上有很大的差異,從名字、刪除/保留/增加的角色,甚至劇名。莎士比亞的戲在不同國家有各式各樣的版本,蔚為風潮,Stratford-upon Avon的戲劇節每年都會邀請各國劇團到莎翁的故鄉演出。這也是莎士比亞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吧!同樣的故事,放諸四海都能通,劇場人也能以莎士比亞的劇本為本,經過不同手法的演釋闡述不同的觀點。
 
 
不過呢,我感覺這場演出娛樂性比較大,能看出導演的幽默、演員的功力,但比較沒有批判性的論點。或許有,我沒看出來,因為表演形式很搶眼,光笑都來不及了。但我還是喜歡,演出吸引人是一定要的,在觀看的當下要能讓觀眾享受,無論是喜劇或悲劇,渲染力要夠,是否能從戲中體悟出道理或什麼的,那是走出戲院後個人的造化。我也喜歡乾淨的舞台,清新的舞台裝/妝,《水滸108》相較之下口味很重,但這就是各自演出的風格。我也喜歡傳統樂器的音色跟舞蹈。

 

 

 

 

演出時間:2010/06/12 (六)14:30     
演出地點:廣達集團 QRDC 廣藝廳(桃園縣龜山鄉文化二路211號)  
演出 票價:300,500,800
兩 廳院售票系統熱賣中!  (←點選就可直接進入購票頁面喔~)

 7-11門市 ibon 便利生活站 也可以購買喔!!

 廣達同仁專屬場 : 6/10 (四)18:30 + 6/11 (五) 18: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