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1x.jpg


文 │黃俊銘

時間:2010/03/26(五)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
連亦先/大提琴
王明華/二胡
陳哲輝、楊璧慈、王貝貝、張夢/陶樂
譚盾指揮國家交響樂團&台灣國家國樂團

曲目:
譚盾:網路交響曲《英雄》
       《垚樂:大地之聲》
       《臥虎藏龍》雙協奏曲


要評論譚盾一直令人相當頭疼。首先,他的作品通常極新穎,編制與演出形式幾乎前所未見,原創性極高,不過也因此不容易找到對照組,評論者易流於「自說自話」,演變成喜歡譚盾者,說不上來哪裡好,討厭者亦有口難言,總是瞄不到準頭,說不出他為何不好。

譚盾的樂曲通常都附帶極其複雜的樂曲解說,從創作發想來源到思辨東西文化,我個人認為,譚盾的文字修辭,恐怕與其作同等重要,他用文字影響聽眾的感知(perception),再讓聽眾帶著這種感知去音樂會裡印證他所提示的樂曲說明,如此一來,譚盾的音樂變成「猜一猜」,「聽不懂」的人只好拼命自我說服,努力讓耳朵相信聽到的音樂,即是樂曲解說那樣,然而,身為評論者,我們或許應該要問:譚盾的樂曲解說與實際演出之間的「聯繫」,到底是什麼?從語意批評的角度來說,譚盾在語言的「修辭」(rhetoric)與「實質」(substance)之間,到底在玩什麼策略。

音樂會首先登場的是他的網路交響曲《英雄》,譚盾稱網路是一條看不見的「絲路」,這個創作靈感來自於去年YouTube透過網路所集結的線上交響樂團,該團的重頭戲是所有參賽者透過試奏帶的混搭(mash-up),集體演奏譚盾的《英雄》。譚盾大概想傳達有如巴赫金(M. M. Bakhtin)所謂「眾聲喧嘩」(heteroglossia)的效果,他邀請這些參賽者的聲響整合進入他的作品,讓他的作品變成參與性的協作,而能擁有網民的聲音。

不過,這項巧思在台北的演出,卻變成一支遵譜演出、實體版國家交響樂團演奏的「網路交響曲」,譚盾欲透過音樂所傳達之最核心的網路概念,剛好就是在場唯一缺席的元素:我們看不到原始聲響混搭出來的「眾聲喧嘩」,看不到網路協作的精神,如何與該曲有關;譚盾既沒有帶領我們去思辨空間(space)與在地(place),也看不出來他想要處理線上(on-line)/離線(off-line),我們實在不清楚網路交響曲與「實體交響曲」究竟有何實質差異。

這樣的困惑,也發生在《垚樂:大地之聲》,這支為99件台灣、香港和大陸陶土與石頭做成的樂器所做的交響樂聲,譚盾為要「應答李白,紀念馬勒」。譚盾強調陶石來自土地,因而想以「大地的聲音奏響天地」,但他卻無法解答,何種樂器不是來自於大地。若他的創作理念依自於追求大自然的合音,那又何需交響樂團伴奏。此外,譚盾為陶石所譜片段,重點在於他的土地性,但他設定的棒法與聲響卻又非常西方,他引出馬勒的《大地之歌》,究竟是想與西方人對話,還是他誠實面對東方觀眾的西方音樂反省道白。

終場中西雙樂隊首演的《臥虎藏龍》,恐怕才是真正展現譚盾功力之處。他用大協奏曲的概念,讓大提琴與二胡競奏,但兩者同時又成為協奏樂團的對話組,該作展現了譚盾真正對於旋律的天賦及對樂器配置的扎實,他偶而俠氣、時而唯美,他讓透過音樂深描意境成為可能。

《臥虎藏龍》的樂曲解說最短,也最不囉嗦。於是我們發現,或許當音樂不再需要被作曲家「講解」,恐怕才是他最真、最美好的音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