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陽光終於露臉,愉快的週日午後,華山文創園區的草地上不少大人帶著小孩玩耍,看了好不愜意,此時此地有另一群人聚在一起關心數位藝術發展,原來是〈聲光幻影〉GRAME研討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是的,給普級「光音控」的一日Happy Go開始囉!

 IMG_1261#.JPG  

向康丁斯基取經 

《光音交響曲》靈感來自康丁斯基?『GRAME』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技術總監Christophe Lebreton首先跟大家分享:「我們從康丁斯基的畫作中得到啟示,他是一位能將色彩與音樂等同起來的畫家,讓人們能夠「聆聽」繪畫,「描繪」音樂,於是我們想創造出一種能被看見的音樂,而且是種無規則、偶然、抽象式的聯想」,Christophe Lebreton詢問了在場的朋友昨天有沒有來看《光音交響曲》,很多人舉手,看來大家都是「光音控」,他說明了在《Light Music》這件作品中,表演者的不同動作可引發各種聲音,並且經由不同喇叭傳出,製造一種奇異又和諧的總體效果,再將演奏者的手勢殘影,投射在屏幕上成為一種繪畫」,這是如何辦到的?Christophe Lebreton解釋表演者的手指或手腕上有精密的感應器,觀眾是查覺不到的,電腦能捕捉到動作然後及時製造出效果。

 

失聲祭

青年藝術家姚仲涵是「失聲祭」的發起人,「失聲祭」是台北常態性的聲音表演活動,他說明了這活動主要是為了解決大家對聲音藝術的疑惑而創立的,每次演出後會馬上進行座談,讓觀眾與藝術家直接對話,一開始觀眾都不太敢發問,只好由主持人炒熱場子,但這場研討會卻是觀眾發問太踴躍時間不夠用。從一個免費的藝術祭典,到最近開始收門票?姚仲涵說明:「開始收門票是希望工作人員能有一些收入(雖然很少),不要讓大家過度燃燒熱情,也能把事情做的更完美,並且支持發展一些新的計畫」,例如2012年的藝術家「駐祭」是新的嘗試,將邀請一位固定的駐祭藝術家與每次的表演者做互動演出。

 

新媒體介入劇場 

藝術家林經堯與大家分享了與劇場工作者合作的經驗,他認為新媒體在劇場是新的東西,有時導演或編舞家也很陌生或感覺無所適從,溝通上只使用言語效果有限,那怎麼辦?他會直接給他們「範本」看,讓他們有個東西可以感受,然後再不停討論做出修改,座談會中有一位私立學校的老師向林經堯坦承他「對這種表演完全看不懂、無法感動」,他笑著說:「新媒體介入了劇場,其實是讓劇場有更多可能性了,但也同時改變與挑戰製作人與觀眾的思考與觀看方式,藝術是很主觀的,就是多參與多看就能體會創作者所想要表達的」。對於劇場人他也建議要多瞭解一些科技的東西,至於科技人或新媒體工作者也該多豐富藝術涵養,這樣大家漸漸就可找到共同的語彙。

 

科技與藝術的商業應用 

最後登場的是天工開物研發總監杜建興,不同於前面幾位藝術家,他介紹的是各種多媒體的科技應用,也為觀眾帶來許多豐富的資料影片,例如:紐約MOMA現代美術館運用擴增實境變出第七層展示空間(原建築物是六層),觀眾可直接用手機看到作品,這不只是很酷,也克服了美術館展示空間不足的問題,他也分享了世界博覽會與花博夢想館的心得,像是德國館的「動力之源」是一顆超大的聲控互動球,而中國館的「水字幕」則有趣又有商業展示價值,很適合台灣許多水上樂園使用。

結束了〈聲光幻影〉研討會,接下來「GRAME」將帶來進階版連續三天的創作工作坊,想一窺「GRAME」的創作秘密武器嗎?後續將提供更精彩的工作坊實戰分享,敬請鎖定科技藝術旗艦計畫FB粉絲專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廣藝基金會 的頭像
    廣藝基金會

    廣藝部落格(Quanta Arts' Blog)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