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2.jpg  

文:李世揚(作曲家/即興鋼琴作曲家)

台北打擊樂團25週年音樂會
2011/07/22(五)19:30國家音樂廳

曲目:
連雅文:《印象》
金希文:《為打擊樂四重奏的三首短詩》
三木稔:《木琴靈歌》
馬士康尼:〈間奏曲〉(選自歌劇《鄉村騎士》)
黃婉真:《越界》
喬治‧漢米爾頓‧格林:《散拍羅賓》
喬治‧漢米爾頓‧格林:《小酒窩》
約翰‧史特勞斯:《波卡舞曲》
派特‧麥席尼:《派特 麥席尼組曲》


「二十五年,是三百個月,一千三百個星期,九千多天。」

「台北打擊樂團Since 1986」的字樣在我腦中一直浮現,就在回家後偶然翻閱書籍的同時,赫然發現,宣稱台灣第一支專業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也是創立於1986年,可見兩團在起步的時間點上應該相距不遠。在那個從零開始,卻也造就台灣今日在擊樂藝術方面,不論是推廣與普及和孕育多位優秀樂手享譽國際的年代。

這場台北打擊樂團慶祝成團的二十五週年音樂會,從票房上看來大獲成功。也許是多位成員任教於學校樂團及社團,聽眾年齡層普遍偏低,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出席與會。節目冊裡還洋洋灑灑地附上近三十位新舊成員的滿滿祝福。但有件事令我匪夷所思許久,既然連雅文創辦了台北打擊樂團,為何還要在2005年成立另一個以己為名的連雅文打擊樂團呢?這中間是否有什麼秘辛,不得而知。
音樂會以連雅文2008年創作的《印象》開場,音樂以極簡的方式發展,聲部逐漸堆疊,許多固定的模式反覆著,音樂結構稍嫌鬆散,缺乏對比性與張力。作曲家在樂曲解說中表明,經由聲響或節奏勾起思緒或回憶,《印象》沒有刻意表達的意涵,純粹是擊樂的隨意放肆、放空放逐、自由自在的為所欲為。

金希文的《為擊樂四重奏的三首短詩》寫於1996年,是整場最令我喜愛的作品。雖說從詩獲得靈感,卻沒有用歌者或是人聲念白來表現。三首氣質迥異,極富對比,掌握音樂形象化的核心要素,並淋漓盡致地發揮。第一首《在你談戀愛之前》描述了悸動,衝勁,熱血的心,最後以擲球擊向大鼓面反彈與槍鳴聲突兀卻有趣的聲響結束,讓人聯想到愛情的危險與毀滅。第二首《寂靜》音響轉向鍵盤類擊樂器,是長時間與空間的餘音迴盪,不同動機音脈元素重複隨著持續音(drone)疊與合、入與離,和聲鋪陳及轉換極美。第三首《揮動你的手臂》運用連擊節奏的消弱,有如鳥類振翅欲飛產生的聲響,某段落四位擊樂者皆以鼓棒擊地,地板無共鳴體,音色統一乾淨清脆,透過強弱更顯各部的層次立體,甚至把玩音場方位的移轉。

安培圭子委託三木稔(Minoru Miki)創作的《木琴靈歌》是對當時非洲大飢荒所表達的憤怒與弔慰,也算是一首動靜有致的馬林巴琴協奏曲,主要由慢板的安魂曲與富驅動節奏性的積極快板表現重生。偶爾搭配喊叫,令人聯想到日本劍道或其它運動的精神和能量傳達。而另三位擊樂者亦有充分發揮的篇幅,運用木質、金屬、皮革類的樂器在各樂段中。該曲由獲得多項國際大賽首獎的林威震擔任木琴主奏,在他的演奏中,鮮少有不必要的肢體動作,其身體與樂器貼近的緊密關係,讓動態的線條與聲音特質產生直接關聯的肢體美感與音樂形象,其自信的掌握與流暢的詮釋,表現極為亮眼。

下半場以瑪士康尼選自「鄉間騎士」的《間奏曲》開始,原本應是淒美動人的弦樂曲,改編為擊樂團的版本並不成功,高音木琴擔任旋律主線,其刺耳乾澀、扁平的聲音僅能藉由不斷滾奏來延續成長音,由於音準的差異與其它鍵盤樂器無法融合,極不協調,完全喪失了該曲應有的美感。黃婉真的《越界》是描繪一個森林的情景,對大自然的幻想。既然是祝壽歡慶的音樂會,當然不乏輕鬆愉悅的樂曲,接連三首皆屬好消化的音樂,喬治‧漢米爾頓‧格林(George Hamilton Green)的《散拍羅賓》、《小酒窩》以及約翰‧史特勞斯的《波卡舞曲》由幾位團員輪番上陣擔任主奏,帶領聽眾進入不同的擊樂音樂世界。安德魯‧畢爾(Andrew Beall)改編給十位打擊樂手的《派特‧麥西尼組曲》當初作為鼓號樂隊參賽之用途,擷取數首爵士大師派特‧麥西尼(Pat Metheny)的旋律寫成三樂章的作品。首末兩個樂章很明顯是慶典的音樂,音階式上升的音型象徵期盼、希望、憧憬、光明及榮耀。第二樂章則似敘事歌,旋律明晰。安可曲則像是電影配樂的作品,耳熟能詳的柔美旋律,似乎是有詞的歌曲,頗煽情,具催化用意。

台北打擊樂團二十五週年音樂會,或許礙於經費考量,可惜的是並沒有全新的委託創作,但相信即使世代更迭,物換星移,留住的是對音樂純粹的無盡付出與真誠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