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ten.jpg 

文|呂繼先

《戰爭安魂曲》 

時間與地點:
2010/12/18(六)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呂紹嘉
女高音:安娜列娜派松 (Annalena Person
男高音:丹尼爾諾曼  (Daniel Norman
男中音:石野繁雄    (Shigeo Ishino
合唱指導:杜黑&古育仲
台北愛樂合唱團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雖然這樣說無比殘酷,但在情感之外,音樂一如所有其他技藝,執行力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若一個指揮無法把自身的想法精確傳達給樂團並有所要求,抑或一個樂團缺乏實現指揮意志的演奏能力和技巧,則音樂本身縱使在情緒感染力上再強烈,終究會讓人感覺到有所不足的遺憾。礙於軟體,礙於硬體,礙於某些無法克服的問題,國家交響樂團本樂季推出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很可惜地便陷入頂上描述的困境。

就意圖來說,這場演出無疑是令人尊敬,甚至讓人感動的。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無論在演出的難度或要求上皆相當龐大,作品本身相對艱澀的語言更考驗著演出者的智慧。國家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呂紹嘉盡力在趨近完美的狀況下將作品呈現給許多可能是第一次接觸的聽眾,從密集的排練、大量的宣傳到拉丁文禱詞與英文詩詞的中文字幕,不難想像演出背後所代表的雄心壯志,而這些努力也反映在當晚演出的許多環節上: 三個獨唱家皆是一時之選,無論獨唱或二重唱都表現亮眼,戰爭詩部分室內樂團的伴奏精準且細膩,同時指揮在速度與強弱掌握上皆展現出對作品深刻的理解,作品裡蕭士塔高維契或馬勒的色彩亦顯而易見。

只是,安魂曲的一大重點便在於合唱團,而這裡台北愛樂合唱團的表現實在無法令人滿意。無疑合唱團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排練與準備上,單純各聲部獨唱時也展現出相當出色的音量與音色控制,但當整個合唱團合在一起時,各聲部卻顯得凌亂而模糊,不時有完全被樂團壓過的情形,比較複雜的段落,如歡呼歌的開頭或安所經裡震怒之日的再現,皆陷入一種捉襟見肘的困窘,加上國家音樂廳讓人不敢恭維的音響效果,更是令人感到失望。毫無疑問以一個非職業的業餘合唱團來說,台北愛樂合唱團已經盡了全力,為了演出其所投入的心血亦不容小覷,但當今天聽者因為作品本身所展現的野心而有所期待,要怎樣讓演出更上一層樓亦同時考驗著主辦單位的智慧。

另外,或許是筆者個人的英文素養相對困乏,但許多戰爭詩段落的字幕播放以及字幕本身,與筆者所理解的英文原文意義有著不小的落差,甚至中文翻譯本身亦顯得艱澀而無法理解。而即便是安魂曲的拉丁文禱詞,播放時也不時有錯誤以及與音樂不符合的情形。當然,字幕本身僅是演出的枝微末節,但就是在這些小地方,更有機會去影響聽者的感動與聆聽經驗,決定這會是一場優秀的演出,還是改變眾人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的演出。

在呂紹嘉接掌國家交響樂團之後,多數人皆對此一組合有著更高度的期待與肯定,相對而言對每一場演出所抱持的要求也自然更高。本樂季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期待或許仍未完全實現,卻也持續不斷地往一個更優異的方向邁進。而雖然在不同因素下,當晚的戰爭安魂曲終究未能成為一場第一流的水準的演出,但所有台上與幕後演出人員的付出也是無庸置疑。個人衷心期望當晚所呈現的潛力與努力能夠在未來於音樂上充分展現,這樣演奏水平每向上提升些許,國家交響樂團離國際級樂團的水準便更加接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