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7.jpg 

文|胡耿銘

爵士巴哈搖擺之夜──賈克路西耶三重奏

時間地點:
2010 / 12 / 11(六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搖擺之夜)

演出:
賈克路西耶爵士三重奏
鋼琴:賈克路西耶
貝斯:希貢札克
鼓:阿皮諾

曲目:
經典巴哈作品精選

每次造訪紐約或東京,我會找尋有爵士樂現場演奏的酒吧喝上兩杯,不論當日演出的樂手名氣如何,他們在杯光酒影、耳鬢廝磨的現場氣氛感染下,更能夠放的開來演奏,而現場觀眾在每一段精彩獨奏片段結束時,也抱以熱烈掌聲加上叫好聲回應,如此良性互動下,演奏者與聽眾都越來越high,最後總在賓主盡歡下度過美好夜晚。

若以此角度來看12月11日晚上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就會有點尷尬。首先,這場音樂會很難定位,全場彈奏的都是巴赫作品的改編曲,但又改編成爵士樂型式,從音樂內容來看,似乎少了那麼點爵士味道。其次,定位的模糊讓我面對精彩獨奏片段時不知如何是好,古典音樂會或許不該在音樂進行中鼓掌,但爵士樂演奏會卻要在聽到過癮時盡情拍手,我想在場聽眾可能也有些遲疑,因為每當精采獨奏片段告一段落,掌聲並非瞬間爆出,而是遞延片刻才姍姍來遲,最糟的是,也少了酒吧那種盡情叫好聲。接著是場地問題,若這是場爵士樂演奏,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真的很沒意思,聽眾與演出者距離遙遠,一點互動感都沒有,而且為了讓低音提琴音量足夠,必需接上電子擴音設備,低音提琴獨奏時,我一度以為聽到電貝斯,傳統樂器的質感竟遭到不良擴音設備破壞。哎呀!我多麼希望在酒吧欣賞這場演出呀。

撇開這些非基本面的干擾因素,這場音樂會的精采度仍無庸置疑。當晚,他們依序演出如下曲目:

d小調賦格,選自平均律第五首BWV 850

c小調田園曲BWV 590

歌調,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WV 1050

D大調嘉禾舞曲,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小調鋼琴協奏曲BWV 1052

我連節目單都沒看到,因為主辦單位疏失,節目單印製份數不足,你有錢都買不到,所以我不知道節目單內是否有註明曲目,但從路西耶在音樂開始前或結束後,都要拿起麥克風介紹曲目來看,節目單上大概沒有曲目介紹吧!老年人講話語音較不清晰,我想,許多聽眾可能聽得霧煞煞。其實這些曲目都曾出現於他們在Telarc錄製的專輯中,但目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低音提琴手是賽戈札克(Benoit Dunoyer de Segonzac),不同當時錄音的查邦尼(Vicent Charbonnier),鼓手倒同為高齡七十九歲的阿爾皮諾(Andre Arpino),他和七十六歲的路西耶展現大師風範,活力十足,一點都不顯老態,路西耶指間輕緩流瀉出的音符雖仍有不完美處,卻不掩其圓熟樂思,阿爾皮諾總是恰如其分,獨奏時則熱力四射,四十七歲的賽戈札克在c小調田園曲的一段天馬行空獨奏令人驚艷,許多古典或流行旋律竟然都被他帶到,巴赫可以這樣變奏,真是太瀟灑了。

在巴赫的年代,改編別人的作品來演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而路西耶認為巴赫音樂的特性,特別適合改編給爵士樂演出,因為巴赫的音樂結構性重於旋律性,以低音提琴做數字低音,搭配爵士鼓處理節奏變化,再加上鋼琴即興,既可巧妙表現爵士樂元素,又不失巴赫原創精神,在這場演奏會中,的確可以感受到巴赫與爵士樂的合拍,記得十年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來台演出,他們就改編了其他音樂家作品,精采度顯然不如這次的全場巴赫,可惜的是,他們當晚沒有演出巴赫的義大利協奏曲,我個人認為這是巴赫最具爵士樂風味的作品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