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01-2.jpg

文 │呂繼先
時間:2010/05/07(五)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
鄭明勳/指揮
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

曲目:
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圓舞曲》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拉威爾管弦樂編曲)


如果你是在五月七日那天欣賞法國廣播愛樂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演出,卻因為種種因素被迫中途離場的聽眾,則對你(妳)錯過這場音樂會的部分,除了遺憾還是遺憾。在一個晚上,我們宛若聆聽了兩個樂團的現場演出:一個是整體實力中上、表現無法留下太深刻印象,演出讓人些許質疑這是否真的是以演奏正統法國聲響音樂自居的國家樂團;另一個則是合奏精準、獨奏超技,散發無比風采的世界級樂團,比起其他當今世界上專長演奏法國音樂的頂級樂團如比利時的烈日愛樂(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Liège)、美國的洛杉磯愛樂(Los Angeles Philharmonic)或英國的國立皇家蘇格蘭管弦樂團(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或許是對場地不熟悉、排演不足(不過這幾首作品也都是樂團過去這個樂季不斷演出的重點曲目了)、單純當天樂團狀況不好或其他原因,上半場的拉威爾《西班牙狂想曲》與《圓舞曲》坦白說讓人有些失望。一方面,樂團無論合奏或獨奏在上半場均顯得鬆散、凌亂且不時有些細微錯誤(感覺被某些人戲稱為「冰雕」的拉威爾管弦樂作品有點融化了),加上鄭明勳在詮釋上有不少「效果如何見仁見智」之個人選擇,使得音樂始終感覺無法有明確的線條或整體感,而淪為片段與片段間的拼貼組合,失去了音樂本身的力量。

但當進入下半場,樂團的表現宛若脫胎換骨。一改上半場的微控指揮,鄭明勳指揮的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顯得流暢、氣勢磅礡且自然不做作。他讓樂團各聲部的技巧發揮到淋漓盡致,樂團也在此對指揮有求必應,雙方不僅讓每首獨立作品充滿個性,整體也把音樂一波一波地推往高潮,直到結尾壯闊宏偉的〈基輔城門〉。當天雖然弦樂部與木管亦表現傑出,但真正的英雄無疑是樂團的銅管。他們的聲響清亮,有著絲綢般的細膩與光澤,整個樂團齊奏時融合為一獨特但無比美麗的聲音,繽紛但充滿對比與韻律的樂團色彩更是令人難忘。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聲音仍在音樂廳內迴盪時,音樂廳所爆出的掌聲毫無疑問是實至名歸,也一掃上半場對樂團與指揮的保留,整體給了聽者一個無比美麗的夜晚。

讓人頗意外的是,原以為在下半場的《展覽會之畫》後,樂團勢必已氣力放盡,但在一段十分動人的演說後,鄭明勳呈現了當天晚上最完美的一首作品。安可曲──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終曲──不僅一掃音樂會開始時兩首拉威爾管弦樂的零散,樂團所散發的自信、光澤與凝結出的聲響具有撼動人心並感人熱淚的力量,音樂本身散發出無比美麗,現場的氣氛更是有著宛若宗教場合的平靜與溫暖。另一首安可曲──比才的《卡門》序曲──相形之下速度對比有些粗糙,但做為一場音樂會的收尾,音樂火花四射的熱情可說是恰到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