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表演作品可以遭遇的最悲慘命運莫過於,千辛萬苦被創作了出來,觀眾卻不知道它曾經存在。在如今這樣眾聲喧嘩的年代,要逃脫這等慘事,必須得認真思量行銷經紀這一環。

2014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兩岸論壇」的第三場,談的便是這門重要的功課。這場論壇由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擔任主持,邀請台灣在地的創作社資深製作人李慧娜,以及來自北京的哲騰文化總監傅若岩,分享他們在這方面的兩岸經驗。

兩岸論壇Part3   

李慧娜先帶大家從創作社的組成結構觀察起,創作社的八位創團成員中,即包含了六位編導,以創作者為主體,加上拮据的行政人力,這是台灣劇團長久以來的普遍特徵。這樣的環境逼出了必須得萬能的劇團行政人,微薄的人力統包了製作和行銷推廣等諸多事務。

近年的大陸小劇場走的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分工模式。特意取了「哲騰」這個名字,傅若岩覺得文化本來就是個折騰人的事業,也需要折騰。大陸的民營劇場沒有政府資源可倚賴(獨獨靠賣票來活著),因而培養出很強的生存意識,積極開發有效的產業模式。而文化是個手藝活兒,創作很難以流水線的方式量產,唯一有機會產業化的是運營和行銷。

以這次應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之邀來台演出的《驢得水》為例,便含納了三塊清楚的分工:「斯立戲劇」負責創作、把關藝術品質;「至樂匯舞台劇」負責製作、劇場設計等;「哲騰文化」則負責運營和行銷各地。哲騰將「院線」概念植入戲劇經營,他們自喻為「一間戲劇大超市」,貨架上備足了具潛力的戲劇作品(主要購自創作力最密集的北京、上海兩地),供應各地不同的需求。

左起為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創作社製作人李慧娜及哲騰文化總監傅若岩   

李慧娜提到,創作社自2005年首次受邀至大陸演出,九年中累積了七次經驗,確有感受到大陸劇場觀眾和市場的變化。一個作品要跨海演出,首先要面對人力物力的大挪移,此外,大陸的審批制度也挑戰了創作者的堅持,因此經常會有去與不去的拉扯。雖然如此,創作社仍屢次排除困難前往,因為更在意一個好的作品,有機會到更多的地方去、被更多的觀眾看見。

哲騰文化將戲劇作品行銷各地,同樣也須解決移動和審批的問題。完善的物流和倉儲系統、各地駐有落地執行者、啟用當地技術人員等,是哲騰精省移動成本的方法。透過經營院線逐漸厚植起來的在地關係,也有助於戲劇的推廣。

肯定有許多台灣劇場人跟李慧娜有過同樣的吶喊:「我可不可以只要專心做好戲就好了!」哲騰模式或許是一種可能。一如傅若岩說:「創作者就踏踏實實的做劇,我們就往全國推廣,只有分工合作這個市場才能慢慢地成熟。」

兩岸論壇Part3   

楊忠衡執行長提到,台灣不太使用「商業劇場」這個詞,大概覺得這麼說便會偏離了藝術,然而「就像我們說商業電影,不是說它是一個很爛的電影,而是說這個電影是靠票房機制維持的,只是這樣子的區分而已。」哲騰文化經營商業劇目,也孵育藝術作品,服務不同的需要,傅若岩說,總之就是「咬著牙往下演」,他深信堅持下去總能累積出口碑,吸引更多人把進劇場看戲當作生活的一部分(像是看電影一樣),把戲劇市場的基底做大了,才能支撐起更多元的創作可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