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衛新同盟 - 樂評專欄 (3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108082.jpg  

文:李世揚(作曲家/即興鋼琴作曲家)

台北打擊樂團25週年音樂會
2011/07/22(五)19:30國家音樂廳

曲目:
連雅文:《印象》
金希文:《為打擊樂四重奏的三首短詩》
三木稔:《木琴靈歌》
馬士康尼:〈間奏曲〉(選自歌劇《鄉村騎士》)
黃婉真:《越界》
喬治‧漢米爾頓‧格林:《散拍羅賓》
喬治‧漢米爾頓‧格林:《小酒窩》
約翰‧史特勞斯:《波卡舞曲》
派特‧麥席尼:《派特 麥席尼組曲》


「二十五年,是三百個月,一千三百個星期,九千多天。」

「台北打擊樂團Since 1986」的字樣在我腦中一直浮現,就在回家後偶然翻閱書籍的同時,赫然發現,宣稱台灣第一支專業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也是創立於1986年,可見兩團在起步的時間點上應該相距不遠。在那個從零開始,卻也造就台灣今日在擊樂藝術方面,不論是推廣與普及和孕育多位優秀樂手享譽國際的年代。

這場台北打擊樂團慶祝成團的二十五週年音樂會,從票房上看來大獲成功。也許是多位成員任教於學校樂團及社團,聽眾年齡層普遍偏低,不少兒童和青少年出席與會。節目冊裡還洋洋灑灑地附上近三十位新舊成員的滿滿祝福。但有件事令我匪夷所思許久,既然連雅文創辦了台北打擊樂團,為何還要在2005年成立另一個以己為名的連雅文打擊樂團呢?這中間是否有什麼秘辛,不得而知。
音樂會以連雅文2008年創作的《印象》開場,音樂以極簡的方式發展,聲部逐漸堆疊,許多固定的模式反覆著,音樂結構稍嫌鬆散,缺乏對比性與張力。作曲家在樂曲解說中表明,經由聲響或節奏勾起思緒或回憶,《印象》沒有刻意表達的意涵,純粹是擊樂的隨意放肆、放空放逐、自由自在的為所欲為。

金希文的《為擊樂四重奏的三首短詩》寫於1996年,是整場最令我喜愛的作品。雖說從詩獲得靈感,卻沒有用歌者或是人聲念白來表現。三首氣質迥異,極富對比,掌握音樂形象化的核心要素,並淋漓盡致地發揮。第一首《在你談戀愛之前》描述了悸動,衝勁,熱血的心,最後以擲球擊向大鼓面反彈與槍鳴聲突兀卻有趣的聲響結束,讓人聯想到愛情的危險與毀滅。第二首《寂靜》音響轉向鍵盤類擊樂器,是長時間與空間的餘音迴盪,不同動機音脈元素重複隨著持續音(drone)疊與合、入與離,和聲鋪陳及轉換極美。第三首《揮動你的手臂》運用連擊節奏的消弱,有如鳥類振翅欲飛產生的聲響,某段落四位擊樂者皆以鼓棒擊地,地板無共鳴體,音色統一乾淨清脆,透過強弱更顯各部的層次立體,甚至把玩音場方位的移轉。

安培圭子委託三木稔(Minoru Miki)創作的《木琴靈歌》是對當時非洲大飢荒所表達的憤怒與弔慰,也算是一首動靜有致的馬林巴琴協奏曲,主要由慢板的安魂曲與富驅動節奏性的積極快板表現重生。偶爾搭配喊叫,令人聯想到日本劍道或其它運動的精神和能量傳達。而另三位擊樂者亦有充分發揮的篇幅,運用木質、金屬、皮革類的樂器在各樂段中。該曲由獲得多項國際大賽首獎的林威震擔任木琴主奏,在他的演奏中,鮮少有不必要的肢體動作,其身體與樂器貼近的緊密關係,讓動態的線條與聲音特質產生直接關聯的肢體美感與音樂形象,其自信的掌握與流暢的詮釋,表現極為亮眼。

下半場以瑪士康尼選自「鄉間騎士」的《間奏曲》開始,原本應是淒美動人的弦樂曲,改編為擊樂團的版本並不成功,高音木琴擔任旋律主線,其刺耳乾澀、扁平的聲音僅能藉由不斷滾奏來延續成長音,由於音準的差異與其它鍵盤樂器無法融合,極不協調,完全喪失了該曲應有的美感。黃婉真的《越界》是描繪一個森林的情景,對大自然的幻想。既然是祝壽歡慶的音樂會,當然不乏輕鬆愉悅的樂曲,接連三首皆屬好消化的音樂,喬治‧漢米爾頓‧格林(George Hamilton Green)的《散拍羅賓》、《小酒窩》以及約翰‧史特勞斯的《波卡舞曲》由幾位團員輪番上陣擔任主奏,帶領聽眾進入不同的擊樂音樂世界。安德魯‧畢爾(Andrew Beall)改編給十位打擊樂手的《派特‧麥西尼組曲》當初作為鼓號樂隊參賽之用途,擷取數首爵士大師派特‧麥西尼(Pat Metheny)的旋律寫成三樂章的作品。首末兩個樂章很明顯是慶典的音樂,音階式上升的音型象徵期盼、希望、憧憬、光明及榮耀。第二樂章則似敘事歌,旋律明晰。安可曲則像是電影配樂的作品,耳熟能詳的柔美旋律,似乎是有詞的歌曲,頗煽情,具催化用意。

台北打擊樂團二十五週年音樂會,或許礙於經費考量,可惜的是並沒有全新的委託創作,但相信即使世代更迭,物換星移,留住的是對音樂純粹的無盡付出與真誠感動。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808.jpg  

文:林采韻

2011/07/08(五)台北國家音樂廳
指揮:水藍
大提琴:王健
樂團:國立台灣交響樂團

曲目:
貝多芬:C大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21 
海頓:C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布拉姆斯: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作品68

這場音樂會是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歷經內部波蕩,新團長上任後,首次北上演出,也是水藍擔任藝術顧問後,樂團實施樂季制的開場秀。普通音樂會安排的曲目,大多在數月前已敲定,然而這場音樂會的內容巧合間開啟樂團全新出發的樂章,貝多芬第1號交響曲、海頓第1號大提琴協奏曲、布拉姆斯第1號交響曲,全部以1起始,如同邁入新的開端。

聆聽一場音樂會有很多層次,分析樂團風格、聆聽詮釋方法、剖析藝術水準、感受樂團活力等,其中樂團活力,雖然是最不涉及技術的部分,卻是一場演出精不精采的重要因素,活力能讓音樂充滿生命,活力能夠帶動觀眾情緒,活力還有遮瑕功能,這場音樂會在水藍「手舞足蹈」的帶動下,從逆境中破繭而出的國台交做到了!

國台交過去幾年,因為沒有首席指揮,大部份的演出由客席指揮連番上陣,客席意指「過客」,安排的曲目多符合自我口味缺乏謹慎系統性的思考,樂團對各樂派、作曲家的接觸猶如蜻蜓點水,缺乏整體訓練。水藍出任藝術顧問首樂季,為樂團安排一趟貝多芬巡禮,演出全本9 首交響曲,首場音樂會以第1號開場。

貝多芬被視為訓練樂團合作、音準、掌握風格最好的教材,國台交在水藍指揮下, 第1號交響曲走的是「復古」路線,著重樂曲的流動性,突顯室內樂般的對話,追求的是符合貝多芬時代的速度感(普通比當下詮釋來得快),而非以現代交響樂團大編制的角度,將樂曲裝點得更為壯麗或更具音響效果。

相較於貝多芬第1號交響曲,仍處於風格摸索的階段,布拉姆斯第1號交響曲,雖名為1號,已是成熟作品,結構扎實、戲劇性強烈,樂章間高潮起伏,是首讓樂團有充足表現的曲目。國台交的成員,不乏好手,這場演出,全團拉緊發條,就算有些微閃失,也馬上回到戰鬥位置,在樂曲行進間,團員們散發著一股熱情和野心,雖然這是一種抽象的感受,通常不是拿來評估藝術的標準,但是如此舞台上的即時火花,散發出的迷人光彩,讓音樂是活的,而非只是照本宣科,把音符交待完成的死音樂。
   
大提琴家王健與水藍原為舊識,王健的演出總是情感豐富,任何樂曲到他手中都拉得出深度,水藍具有魔術師的能耐,他所揉捏的音樂色彩令人目眩,他的詮釋在奔放和嚴肅間皆無保留,兩者的搭配,在海頓第1號大提琴協奏曲中,產生水火交融的效果,也讓海頓這首乍聽之下表面甚為輕鬆的作品,既能薄得透亮也能厚得深刻。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isIsBrassCover.jpg  

文:林仁斌(長笛家)
日本東京佼成管樂團:2011 WASBE臺灣巡迴演出
演出:
指揮:保羅‧梅耶Paul Meyer
薩氏管:田中靖人(Yasuto Tanaka)
小號:葉樹涵
東京佼成管樂團


曲目:
真島俊夫:《地球──如此美麗的星球》 
葛拉茲諾夫:中音薩氏管協奏曲 
歐內格:小號協奏曲《序曲》 
哈察督量:《化妝舞會組曲》三幕芭蕾舞曲選自《斯巴達斯克》 
葛令卡:《露絲蘭與魯密拉》序曲 
兼田敏:帕薩卡里亞舞曲

當世界上灌錄最多張管樂合奏唱片的頂尖樂團,遇上台灣國家音樂廳滿場的年輕愛樂聽眾們,結果會是什麼?答案是:「豐富乾淨的亞洲頂尖之音,與滿場熱烈的掌聲與尖叫聲!」


東京佼成管樂團(Tokyo Kosei Wind Orchestra)成立於1960年,當時是日本宗教法人團體「立正佼成會」所贊助成立之附屬吹奏管樂團,後來到了1973年正式更名為「東京佼成管樂團」,在過去20裡,由桂冠指揮家費德利克.芬奈爾(Frederick Fennell)帶領下,曾獲得日本管樂協會第一屆比賽金獎,而該團歷年來灌錄的CD唱片數量,更是超過300張:質、量更居全球之冠。


本次到國家音樂廳聆聽佼成音樂會,筆者可說是非常期待,因為在日本管樂界的高度競爭下,能夠擠身於第一線之代表樂團,絕對更值得一聽與學習。而這場週日午間音樂會,由團員井然有序之出場,便可感受到截然不同於歐美團的隨性,佼成可說是一支訓練嚴謹,敬業認真對待音樂會聽眾的職業樂團。


音樂會的開場曲目,是選自俄羅斯作曲家哈查都量芭蕾作品《斯巴達克斯》之全新管樂團改編作品,佼成的單簧管與薩克斯風兩大聲部,肩負著交響樂團裡的弦樂聲部任務,而此兩主要聲部富有光澤又精準的演奏,讓這首曲目有了爆棚又精準的演奏效果,為音樂會之開場佈置了絕佳之氣氛。


佼成的首席指揮,更是來自法國,大有來頭之單簧管獨奏家保羅.梅耶(Paul Meyer)。近年來保羅.梅耶認真經營指揮路線,帥氣、極富舞台魅力的他,可說是樂團之最佳形象代言人:他的舉手投足之間,充滿明星魅力,的的確確讓這個亞洲管樂團,比起其他樂團,更具有國際化之風格,也令人更期待在前任桂冠指揮家芬奈爾之後,保羅能持續帶領佼成開創出另一段亮麗新局。


比起許多管弦樂團指揮,保羅.梅耶的手勢略微單純,右手握棒姿勢也不若許多管弦樂指揮講究,左手之音樂性表述,也略微不夠完整連貫,但他能夠充分與樂團團員互動,帶出他所要求之演奏效果~佼成在演奏小編制曲目時,精緻如室內樂;而這50人樂團,演奏滿編制曲目時,聽起來也有7、80人之效果,豐富的爆發力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上半場結束前一首曲目,由「地主」葉樹涵老師協奏演出奧乃格之《序曲》,是1947年日內瓦音樂大賽之指定曲之新改編獨奏小號與管樂團版本。葉老師一出場便獲得如雷的掌聲與年輕粉絲的尖叫,為音樂會帶來非常輕鬆的氣氛,從許多年輕聽眾的熱烈回應上,真有那種「台灣之光」的fu~
而葉老師多年豐富的演奏經驗,讓他在舞台上盡顯小號高音華麗的聲響效果,雖然幾處困難斷奏略微不夠清晰,與樂團稍微錯開了些,但現場整體效果絕佳,讓人佩服。


本次音樂會中最令筆者感動之作品,是日本作曲家真島俊夫《地球──如此美麗的星球》,不但在作曲技術面技術高度成熟,聲部安排均衡,主題明確,展現出如電影般畫面的感受,讓人一聽即難以忘懷,在在展現出日本管樂界高度發展之另一重要元素:「當代創作作品」。而真島先生也在曲目演奏完畢後,上台接受觀眾熱烈鼓掌與獻花。


回顧古典音樂過去數百年,最為珍貴的資產,其實就是作曲家所留下來的音樂,也就是「軟體」。當我們不斷注意「硬體」發展(樂器等級、品質)時,日本音樂界的「軟體發展」高度發達,曲目年年創新,造就出的能量豐沛。在「音樂演奏者」、「樂器製造者」、「音樂作曲家」這「三位一體」(Trinity)的完美相互搭配之下,音樂環境的高水準便自然水到渠成~東京佼成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鏡學習。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潘皇龍管弦樂展  

 

文:蔡淩蕙(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聽見臺灣的聲音潘皇龍管弦樂展

2011/06/08(六)1430 國家音樂廳

梶間聡夫指揮國立臺灣交響樂團

 

曲目:

《楓橋夜泊》管絃樂曲

《五行生剋IIIA 室內管絃樂曲

《輪迴》 為五位絃樂獨奏家與管絃樂團的音樂(世界首演)

《大提琴協奏曲》為大提琴與室內管弦樂團

《禮運大同管弦樂曲 III》-原典篇

 

幽默、智性、抽象與微言大義,是一般人對於作曲家潘皇龍作品的印象。由梶間聡夫指揮,則成為感性、具象、極富創意的詮釋。繼2005年NSO《潘皇龍花甲回顧展》,再度展現作曲家豐沛的管弦樂創作,在風格與編制安排,可見同時照顧新/舊、門內/外樂友之用心。

《楓橋夜泊》管絃樂曲(1974)建構以調式與功能和聲、綿長旋律與易辨認的動機、清晰的管/弦樂區塊與全體奏之對比與層面音響特色,結構是A-B-A。指揮家梶間聡夫使每個聲部歌唱,聲部主從明顯,以十分鐘非陌生音響安頓聽眾,接著展開了冒險。

 《五行生剋IIIA》(2011)首重陌生化配器,如京劇小鑼尾音重疊單簧管上揚音高、鋼琴快速重複同音造成長音線條、銅管拍擊號嘴造成點描音響,點與線狀音響又形成「層面音響」。另一重點在音響-空間關係,若「跟丟」陌生化邏輯,聽眾仍能隨著音響飛梭於舞台與兩側包廂之間。上述聽覺效果,必須感謝指揮梶間聡夫對於作曲家理念的瞭解,及帶領團員適應演出場地,克服空間落差。筆者位置剛好被來自三樓左包廂的長笛-長號-小號、右包廂的低音管-法國號,及舞台上的聲響包圍,體驗了不同方向音響的交織、環繞與消長。在效果如此顯著的音響環境裡,聽眾可追尋任一「生(長)-剋(消)」,相信此開放性結果亦符合作曲家初衷。

從《楓橋夜泊》(1974)到《輪迴》為五位弦樂獨奏家與管弦樂團的協奏曲」(1977/79)三年間,潘氏音響由厚重轉為較透明,不變的是對層面音響之要求。《輪迴》是全場曲目中最複雜者;樂譜原已極為細膩,加上五位獨奏家各自透過擴音的音色瞬息多變,尤以絃樂極高音、近橋奏、擠壓絃奏等,充分發揮絃樂器之張力,並在Cadenza達到極致。此曲結構不再如《楓橋夜泊》一語道破,其對「美」之體現迥異,已具典型潘氏風格;於各聲部既精準又細碎之要求,其理想程度之高,指揮梶間聡夫坦言,團員是焦慮的,而他能做的是從總譜出發,帶領團員理解樂譜(“I used the score to lead them understand the score.”)此外,筆者認為謝佩殷等五位的獨奏,有如高度壓力所淬鍊的閃耀晶體,或許這種緊繃的精神狀態正是作曲家所要表達的美感。

《大提琴協奏曲》(1996/97),具備對稱的音高與曲式,五樂章一致性高,原設計為連貫演出,實際上則需稍事喘息,但也導致末樂章明顯較短。經擴音的大提琴,令人想起《輪迴》,但此曲音響稍內斂,素材也較單純,甚至有類似舞曲的節奏。鄭伊晴的演奏在凌厲精準與靈活輕巧間收放自如,樂句清晰,聽來是享受舒坦的,而大提琴與樂團間平衡拿捏極佳,相對於傳統協奏曲,諸如I.以大提琴和樂團支聲複音呈現主題;II.著重反向與分岔線條、低音提琴與平面大鑼摩擦聲之對應、磬等擊樂器表現;III.絃樂家族此起彼落的拍絃;IV.大提琴倒拿弓桿敲奏與木魚、豎琴之呼應;V.以進行曲似的風格再現主要樂想等表現,此曲也近乎「管弦協奏曲」規格。

《禮運大同管絃樂曲III》(1990),其主題性處理呼應《楓橋夜泊》,但音響更為立體;從單音到音堆的滑音過程效果突出;雖為三管編制,但中段的室內樂織度拉寬了音響光譜;「拍絃」似已成為潘氏獨特印記。指揮梶間詮釋非常精彩,音樂藉由他的肢體具象化為充滿創意的扭轉,與音樂如此貼近,如此直接的溝通,讓人深為這種藝術交輝的純度感動。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SO與白建宇  

文:任育德

 

時間:2011/06/12(日)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指揮:呂紹嘉

鋼琴:白建宇(Kun Woo Paik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西貝流士:《海之女神》

盧托斯瓦夫斯基:管絃樂協奏曲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NSO在呂紹嘉客席指揮時,有不錯的口碑佳評。在呂紹嘉擔任音樂總監之後的節目及演出曲目,也確實展現一番往二十世紀中後期音樂拓展的雄心壯志。評者終於有機會親身在台灣聽到一場全部創作於二十世紀,但音樂風格對比明顯的音樂會,心中已先為此振奮不已。

西貝流士的《海之女神》在印象派樂風的影響之下創作,卻不忘另闢蹊徑,展現北國險峻海岸之獨有風情,儘管當時的創作風氣已有所轉變,創作者仍展現其美學的堅持與堅信,「真」是最重要的一面。演出者和指揮也掌握住此層特質,在場聽眾可以感受到台上所有人聚精會神地共同呈現與創造音樂與聽眾的交流。這種精神態度持續到波蘭作曲家盧托斯瓦夫斯基的《管絃樂協奏曲》,應該可說是全場最大驚喜。該曲風格前衛,是作曲家上演機率最高,也相對最為動聽之樂曲,對於打擊樂、木管的配合度要求甚高。對樂器各層音色如何堆疊相當講究,因此如何精密契合一體對樂團是嚴峻考驗。當日NSO的打擊樂組及木管表現角色鮮明,銅管組不憚展現氣勢,弦樂組也夠整齊足以展現樂曲的精密結構,讓音樂一步步攀登上情緒高潮。三樂章的音樂表現,確實讓這已經步入成年期的NSO展現一定成熟度,也令人抱持走向更好發展的期許。

下半場作為宣傳主戲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NSO和白建宇再度合作,站在平行的角度上互相競爭,呂紹嘉指揮樂團地位強勢,用意自是要增添音樂的張力,從此解讀也有其道理。所有艱難的鋼琴技巧及大塊堆疊的和絃目的並不只在炫技,更重要的在於真心地探索音樂中幽微情緒轉折,從低盪到高潮之間的擺盪。霍洛維茲演奏中所展現的獨具魔性魅力的特質確實是他人難望項背者,卻非唯一的詮釋可能。白建宇即採取相對平實,甚至可說是低調的詮釋方式,並不披肝瀝膽般的剖陳,卻能順任音樂結構的走向,讓音樂結構帶出樂曲本身所可及應具備的情緒轉折力量,理性與感性兼備,對音樂高度理解與誠實令人嘆服及讚賞。在大部分的時刻,鋼琴往往面臨和樂團之間的音量挑戰,如何不被「吃掉」對鋼琴家也是一重考驗。上次在台北能做到這層穿透度表現者,以馬祖耶夫與聖彼得堡交響樂團的合作,當屬其一。本次白建宇也值得一提,他的琴音確實可以鑽出作曲家及樂團設下的重重「音障關卡」而不被「吃掉」,相當不易,所耗費的體力及心力更難以估計。在這種繁重的表現之後,疲累的鋼琴家仍耐心簽完所有簽名會的唱碟,更見演奏家做人之樸實與貼心感。

但是,為什麼作為宣傳主軸的樂曲比起上半場表現,對評者而言是相對平淡?或許在於排練次數的問題,也或許與演奏者在連兩天重曲目的音樂會中,對音樂的相當熟稔之後,不自覺地閃神有關,也或許與鋼琴在樂曲重和弦的威逼下出狀況,讓鋼琴家感覺控制困難有關。在場樂友多少會發現,台北場在第一樂章及第三樂章,鋼琴與樂團之間在競奏之餘,偶有不完全能夠切在一起使音樂張力順暢無暇的延續,鋼琴與樂團之間無法一致合到作曲家所要的「點」,這對於音樂整體的詮釋效果多少打了折扣,或許也是使得整體感覺不若上半場突出的原因。總體而言,本場音樂會以價位及現場經驗來說,仍有其可貴之處。評者也期望再次看到演奏家再次來台演出,展現其平實而有個人堅持的音樂理念。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情定北市國  

文:孫家璁(台新藝術獎觀察委員、《MUZIK》雜誌發行人)

 

時間:2011/05/21(六)19:30 

地點:台北中山堂中正廳

 

指揮:鍾耀光

大提琴:安西‧卡圖恩(Anssi Karttunen

二胡:宋飛、王瀅絜、王銘裕

京胡:姜克美

京劇演唱:魏海敏

臺北市立國樂團

北市國附設合唱團

 

曲目:

《國樂情人夢》預告篇

鄭冰:《第五二胡協奏曲─望兒山的傳說》給二胡、合唱團與國樂團

鍾耀光:《孟小冬》組曲〈相互扮妝〉、〈梧桐院落〉、〈換素服〉、〈著此衫〉

鍾耀光:《霸王別姬》京胡與大提琴雙協奏曲

Paavo Heininen曲,江賜良改編:《Deux Chansons》給大提琴與國樂團

 

如果要簡單的來描述這幾年台北市立國樂團的風格特色,「創新」與「跨界」四字應當是不差的形容。不論是在和不同的音樂類型作結合、在表演上加入視覺與戲劇的成分、還是透過新的創作來探索國樂團表現的可能性上,北市國的活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在團長鍾耀光先生的帶領下,樂團不但和國際級的唱片廠牌合作錄製並發行專輯;同時還在知名經紀公司的安排下,展開國外的巡演計畫,這些斐然的成績,對於台灣現有的職業樂團(無論中樂、西樂),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指標意義。

521在台北中山堂所舉辦的「情定北市國」音樂會,節目內容有和影像視覺搭配的《國樂情人夢》預告篇;兩首加入大提琴與西樂元素的協奏曲;作曲家鄭冰為二胡、國樂團和女子合唱團所創作的全新作品;以及和京劇名伶魏海敏女士合作的《孟小冬》組曲。整場音樂會依舊充滿「創新」與「跨界」的色彩,從中到西、從音樂到戲劇、多媒體,相信對於聽眾來說感受必定是刺激與新鮮的,好比探險者乘船航行與大洋中,期待一個又一個未知新天地的發現。

然而一刃兩面,成就北市國這幾年的原因,也常是許多關心國樂發展人士們的憂慮,再不斷追尋「新」與「變」下,究竟基礎何在,是否飛的太高太遠,而找不到落腳之處?以狹義的角度來看,整場音樂會要和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有強烈連結的,當屬鄭冰所寫的協奏曲《望兒山的傳說》。雖說在手法上仍然可見得到現代西樂式的創作技巧,然而不論是在取材及器樂演奏考量上,都是以民俗器樂的特色為出發點,雖新但不失傳統。鍾耀光先生的兩首作品《霸王別姬》-寫給京胡和大提琴的協奏曲、《孟小冬》組曲雖是描寫傳統中國的歷史和人物,曲中也有若干沿用傳統戲曲中的音樂來作改編,但在創作的本意上,可以看得出作曲者希望能夠融合不同的音樂風格和元素,而形成一種新的可能,實驗性的意味濃厚。

開場的《國樂情人夢》,主要是在預告樂團12月的音樂會。配合影像演出了一場帶有推理色彩故事的序篇。音樂上雖選用了三首經典國樂曲目如《梁祝》、《月夜》等,但在效果上只停留在為戲劇作襯樂,也可惜了兩位獨奏家王瀅絜與王銘裕的精采演出。

由芬蘭作曲家Paavo Heininen所作,江賜良改編的《歌曲兩首》,或許是整場音樂會最讓人驚艷的作品。原創雖是西樂編制為考量,但改編後在聲響效果上仍然出色,與獨奏樂器大提琴間的配搭也合諧而不突兀。芬蘭演奏者卡圖恩技巧高超,音色變幻自如,讓這個充滿詩意與意境的作品,在當天的音樂會中,有著完美的呈現。

演出過後,觀眾的反應熱烈,這是對於樂團和創作者的肯定與鼓勵。只是在高亢的情緒過後,現代國樂究竟要走往何方?答案似乎還在黑夜之中繼續沉默。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伽佛利佑克.jpg 

文|顏華容

時間地點:
2010/12/15(三)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鋼琴: 迦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

曲目: 
貝多芬:C小調奏鳴曲《悲愴》
蕭邦:A大調波蘭舞曲、第一號即興曲、降D大調第二號夜曲
李斯特:魔鬼圓舞曲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洛希卡組曲
拉赫曼尼諾夫:前奏曲第1、5、2號
 

迦佛利佑克的技巧超群自不在話下,這幾年來已成為其註冊商標的霍洛維茲改編曲「音」裡行間堆砌的各種難死人不償命的音型,在迦佛利佑克指下一派悠遊自在,相信座上不少深受震撼的觀眾已認定他不可動搖的「大師」地位。


其實人類不免崇拜某種體能上的超越,奧運就是一例。

愛看大力士與獅子對決的人數遠超過能洞悉大力士致勝因素的人,超技超能無罪,崇拜超技更是自然;然而炫技而不淪為技之奴,電光石火中自有超然,或者才是演奏與欣賞超技的真諦。

滿場喝采,如此技巧神手給我們的卻是札實的一堂課。

在貝多芬C小調《悲愴》奏鳴曲中聽得到迦佛利佑克竭盡所能強制他那似乎不費吹灰之力即可駕馭霍洛維茲改編曲的手指「乖乖」彈貝多芬,雖然貝多芬特有的速度與節奏語彙美略顯臣服於特意迸發的激情中,鋼琴家費盡心思架構張力的第一樂章、費盡心思控制音色層次的第二樂章、費盡心思將「似乎音還不夠多」的第三樂章說得明暢有理;蕭邦波蘭舞曲、詼諧曲、夜曲刻意炮製的戲劇張力中亦見音色多彩。似乎特意以最耳熟能詳的曲目饗樂迷,這位擁有超群神技的年輕演奏家彷彿在音色、聲部線條層次中彰顯一位能夠演繹隻手幻化移山造海的魔術師刻意比畫復古的變兔子戲法的用心。

我們可在場邊為呼嘯而過的賽車手瘋狂吶喊,當能於激情過後冷靜思考:那屢屢失速的《魔鬼圓舞曲》的電光石火是否贏了觀眾的目眩神暈,卻辜負了李斯特「錙銖必『記』」的節奏與速度語彙?在這原為管弦樂譜寫的作品中,充滿了威瑪晚期的李斯特益發執著的神魔、善惡、超凡(transcendental)與有限、二元相對與幽微…種種思維,李斯特藉著各種「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節奏、音程、和聲與調性,戮力刻畫雷瑙(N. Lenau)的歌劇場景中,惡魔冷眼看市井小民隨他樂聲起舞的迷昧愚魯、與浮士德與心魔的掙扎。

未料此成功改寫的鋼琴版反而在現代淪為藉無限上綱的速度以展現炫目技巧的工具;在競賽、考試、演出中,即便跳接漏句省拍、忽略原意令人心驚詫異的各種休止、漠視不肯化為顫音(trill)的倨傲十六分音符,徒有古惑仔鬥狠競甩尾的咻咻風吼反能博得喝采,而照見人性屈於魔性的驚悚高貴速度總得不到欽羨。

體力驚人的迦佛利佑克乘勝追擊,以《彼得洛希卡》成功激起觀眾已然高漲的期待,延續上半場的激昂情緒,沒有讓翹首期盼的觀眾們失望;他的快指呼嘯掃蕩八十八鍵,九呎長的史坦威彷彿隨時瀕臨崩裂;即便端坐,仍幾可感到許多觀眾激昂的崇拜;不禁令人想起十九世紀許多側寫文字中描述李斯特演奏的盛況。似乎在大家最熟悉的〈俄羅斯舞〉展現了極限運動才有的刺激後,在心中在乎著《彼得洛希卡》主幹精神的〈在彼得洛希卡的房間裡〉與〈狂歡節市集〉牽一髮動全身的速度與節奏語彙,反而顯得格格不入吧?

迦佛利佑克在安可曲所展現的高度親和力與對觀眾需求的精確洞察力更為他加分多多。正當許多觀眾傾倒於野火燎原般的《彼得洛希卡》之際,迦佛利佑克毫不猶豫端上三首膾炙人口的超技改編曲將高漲情緒燃至白熱。在拉赫瑪尼諾夫《練聲曲》、霍洛維茲《卡門主題變奏曲》與霍老將李斯特改編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的〈結婚進行曲〉大舉翻修的「鬼斧神工版」黑線千萬條、音繁不及「聽」的繁難中,二十六歲的神技方得自在呼吸。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ritten.jpg 

文|呂繼先

《戰爭安魂曲》 

時間與地點:
2010/12/18(六)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呂紹嘉
女高音:安娜列娜派松 (Annalena Person
男高音:丹尼爾諾曼  (Daniel Norman
男中音:石野繁雄    (Shigeo Ishino
合唱指導:杜黑&古育仲
台北愛樂合唱團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布瑞頓:《戰爭安魂曲》

雖然這樣說無比殘酷,但在情感之外,音樂一如所有其他技藝,執行力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若一個指揮無法把自身的想法精確傳達給樂團並有所要求,抑或一個樂團缺乏實現指揮意志的演奏能力和技巧,則音樂本身縱使在情緒感染力上再強烈,終究會讓人感覺到有所不足的遺憾。礙於軟體,礙於硬體,礙於某些無法克服的問題,國家交響樂團本樂季推出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很可惜地便陷入頂上描述的困境。

就意圖來說,這場演出無疑是令人尊敬,甚至讓人感動的。布瑞頓的戰爭安魂曲無論在演出的難度或要求上皆相當龐大,作品本身相對艱澀的語言更考驗著演出者的智慧。國家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呂紹嘉盡力在趨近完美的狀況下將作品呈現給許多可能是第一次接觸的聽眾,從密集的排練、大量的宣傳到拉丁文禱詞與英文詩詞的中文字幕,不難想像演出背後所代表的雄心壯志,而這些努力也反映在當晚演出的許多環節上: 三個獨唱家皆是一時之選,無論獨唱或二重唱都表現亮眼,戰爭詩部分室內樂團的伴奏精準且細膩,同時指揮在速度與強弱掌握上皆展現出對作品深刻的理解,作品裡蕭士塔高維契或馬勒的色彩亦顯而易見。

只是,安魂曲的一大重點便在於合唱團,而這裡台北愛樂合唱團的表現實在無法令人滿意。無疑合唱團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排練與準備上,單純各聲部獨唱時也展現出相當出色的音量與音色控制,但當整個合唱團合在一起時,各聲部卻顯得凌亂而模糊,不時有完全被樂團壓過的情形,比較複雜的段落,如歡呼歌的開頭或安所經裡震怒之日的再現,皆陷入一種捉襟見肘的困窘,加上國家音樂廳讓人不敢恭維的音響效果,更是令人感到失望。毫無疑問以一個非職業的業餘合唱團來說,台北愛樂合唱團已經盡了全力,為了演出其所投入的心血亦不容小覷,但當今天聽者因為作品本身所展現的野心而有所期待,要怎樣讓演出更上一層樓亦同時考驗著主辦單位的智慧。

另外,或許是筆者個人的英文素養相對困乏,但許多戰爭詩段落的字幕播放以及字幕本身,與筆者所理解的英文原文意義有著不小的落差,甚至中文翻譯本身亦顯得艱澀而無法理解。而即便是安魂曲的拉丁文禱詞,播放時也不時有錯誤以及與音樂不符合的情形。當然,字幕本身僅是演出的枝微末節,但就是在這些小地方,更有機會去影響聽者的感動與聆聽經驗,決定這會是一場優秀的演出,還是改變眾人對音樂的認知與理解的演出。

在呂紹嘉接掌國家交響樂團之後,多數人皆對此一組合有著更高度的期待與肯定,相對而言對每一場演出所抱持的要求也自然更高。本樂季到目前為止,這樣的期待或許仍未完全實現,卻也持續不斷地往一個更優異的方向邁進。而雖然在不同因素下,當晚的戰爭安魂曲終究未能成為一場第一流的水準的演出,但所有台上與幕後演出人員的付出也是無庸置疑。個人衷心期望當晚所呈現的潛力與努力能夠在未來於音樂上充分展現,這樣演奏水平每向上提升些許,國家交響樂團離國際級樂團的水準便更加接近。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jpg 

文|胡耿銘

爵士巴哈搖擺之夜──賈克路西耶三重奏

時間地點:
2010 / 12 / 11(六1930 台北國家音樂廳搖擺之夜)

演出:
賈克路西耶爵士三重奏
鋼琴:賈克路西耶
貝斯:希貢札克
鼓:阿皮諾

曲目:
經典巴哈作品精選

每次造訪紐約或東京,我會找尋有爵士樂現場演奏的酒吧喝上兩杯,不論當日演出的樂手名氣如何,他們在杯光酒影、耳鬢廝磨的現場氣氛感染下,更能夠放的開來演奏,而現場觀眾在每一段精彩獨奏片段結束時,也抱以熱烈掌聲加上叫好聲回應,如此良性互動下,演奏者與聽眾都越來越high,最後總在賓主盡歡下度過美好夜晚。

若以此角度來看12月11日晚上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就會有點尷尬。首先,這場音樂會很難定位,全場彈奏的都是巴赫作品的改編曲,但又改編成爵士樂型式,從音樂內容來看,似乎少了那麼點爵士味道。其次,定位的模糊讓我面對精彩獨奏片段時不知如何是好,古典音樂會或許不該在音樂進行中鼓掌,但爵士樂演奏會卻要在聽到過癮時盡情拍手,我想在場聽眾可能也有些遲疑,因為每當精采獨奏片段告一段落,掌聲並非瞬間爆出,而是遞延片刻才姍姍來遲,最糟的是,也少了酒吧那種盡情叫好聲。接著是場地問題,若這是場爵士樂演奏,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真的很沒意思,聽眾與演出者距離遙遠,一點互動感都沒有,而且為了讓低音提琴音量足夠,必需接上電子擴音設備,低音提琴獨奏時,我一度以為聽到電貝斯,傳統樂器的質感竟遭到不良擴音設備破壞。哎呀!我多麼希望在酒吧欣賞這場演出呀。

撇開這些非基本面的干擾因素,這場音樂會的精采度仍無庸置疑。當晚,他們依序演出如下曲目:

d小調賦格,選自平均律第五首BWV 850

c小調田園曲BWV 590

歌調,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BWV 1050

D大調嘉禾舞曲,選自第三號管弦樂組曲BWV 1068

d小調鋼琴協奏曲BWV 1052

我連節目單都沒看到,因為主辦單位疏失,節目單印製份數不足,你有錢都買不到,所以我不知道節目單內是否有註明曲目,但從路西耶在音樂開始前或結束後,都要拿起麥克風介紹曲目來看,節目單上大概沒有曲目介紹吧!老年人講話語音較不清晰,我想,許多聽眾可能聽得霧煞煞。其實這些曲目都曾出現於他們在Telarc錄製的專輯中,但目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低音提琴手是賽戈札克(Benoit Dunoyer de Segonzac),不同當時錄音的查邦尼(Vicent Charbonnier),鼓手倒同為高齡七十九歲的阿爾皮諾(Andre Arpino),他和七十六歲的路西耶展現大師風範,活力十足,一點都不顯老態,路西耶指間輕緩流瀉出的音符雖仍有不完美處,卻不掩其圓熟樂思,阿爾皮諾總是恰如其分,獨奏時則熱力四射,四十七歲的賽戈札克在c小調田園曲的一段天馬行空獨奏令人驚艷,許多古典或流行旋律竟然都被他帶到,巴赫可以這樣變奏,真是太瀟灑了。

在巴赫的年代,改編別人的作品來演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而路西耶認為巴赫音樂的特性,特別適合改編給爵士樂演出,因為巴赫的音樂結構性重於旋律性,以低音提琴做數字低音,搭配爵士鼓處理節奏變化,再加上鋼琴即興,既可巧妙表現爵士樂元素,又不失巴赫原創精神,在這場演奏會中,的確可以感受到巴赫與爵士樂的合拍,記得十年前賈克路西耶三重奏團的來台演出,他們就改編了其他音樂家作品,精采度顯然不如這次的全場巴赫,可惜的是,他們當晚沒有演出巴赫的義大利協奏曲,我個人認為這是巴赫最具爵士樂風味的作品呢!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CITRASalvatore.jpg 

文 | 林伯杰

力晶2010藝文選粹──里契特拉

時間地點:
2010/10/09(六)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男高音:里契特拉
指揮:陳秋盛
臺北市立交響樂團

曲目:
威爾第:啊!慈父的手,選自《馬克白》
喬達諾:像五月晴朗的日子,選自《安德烈‧謝尼耶》
馬斯康尼:喔,蘿拉,你像鮮花一樣美麗,選自《鄉間騎士》 
普契尼:讓她知道我將前往遠方,選自《西部黃金女郎》 
普契尼:今夜星光燦爛,選自《托斯卡》

 


男高音里契特拉來台灣舉辦五次演唱會了,相較於其他國際當紅聲樂家鮮少「青睞」台灣,里契特拉六年親臨五次,這真稱得上是異數,是他太愛台灣?還是台灣太愛他?

2004年他首次來台,我有幸恭逢其會,猶記得當時里契特拉一張嘴,雄渾遼闊的嗓音拔地而起,讓人驚豔。可是到了下半場,聲音已開始展現疲態,高音緊繃且吃力,甚至還出現了讓人詫異的岔音,於是,我認定里契特拉是一位憑藉著天賦在歌唱的男高音。

今年五度來台,我是帶著半懷疑的心態踏入國家音樂廳,尤其事先見到里契特拉開出的正式曲單,上下半場各只有四首詠嘆調,便覺得甚無誠意(上次讓我覺得同樣好混的一線歌手,是女高音喬琪歐2005年台北演唱會)。我只想驗證,時隔數年,42歲的里契特拉的聲音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

上半場第一首是威爾第歌劇《馬克白》的「啊!慈父的手」,是的,里契特拉有進步了,他聲音的共鳴位置掌控得更好,投射得又遠又漂亮,對於一位男高音而言,擁有滿滿雄性賀爾蒙的嗓音的確佔盡優勢。緊接著《安德烈謝尼爾》的「像五月晴朗的日子」、《鄉間騎士》的開場短曲、再加《西部黃金女郎》的「讓她知道我將去遠方」,真正演唱的時間加總才十多分鐘,或許里契特拉知道這樣滿足不了觀眾,上半場結束前,多「賞賜」了一首男高音招牌曲「公主徹夜未眠」。

下半場包括了普契尼的歌劇《瑪儂雷斯考》和《托斯卡》的三首詠嘆調、以及《丑角》的「穿上彩衣」,與他歷年的演唱曲目儘是大同小異,一如他的歌劇角色亦是不多。此外,里契特拉還有另一個比較值得注意的缺點,那便是歌唱的「詮釋能力」。每首詠嘆調,在他雄渾的嗓音下,即使有攝人神魂的音量,但是悲或喜的感情總是一逕地揮灑下去,許多應該可更雕琢的細微情緒,就在漫天的歌唱中被忽略掉。

里契特拉的第一首安可曲,著實令我驚訝,他選擇比才歌劇《採珠者》的「妳的歌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這是一首難度頗高的男高音詠嘆調,特別是音域多處於危險的轉音區,還有真假音的拿捏掌控不易,因此通常由抒情男高音來詮釋較能勝任。即使里契特拉曾在他的個人首張專輯錄製過此曲,但於現場聽來,他顫巍巍的演唱風格,前段洪亮的真音對照後段虛弱的假音,竟失去了應有的詩意與美感。

其他的安可曲,皆是「勿忘我」、「負心的人」、「我的太陽」此類義大利歌謠,驗證一個唱得好的重抒情男高音很容易討好觀眾,里契特拉再來一首「公主徹夜未眠」,卻在最後一句「我將勝利」又顯得囧了,然而看著滿場觀眾在最後起立鼓掌,我不禁懷疑自己是否太挑剔?還是台灣樂迷太愛里契特拉了?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JPG 

文 | 謝世嫻

時間地點:2010/10/08(五)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鋼琴:郎朗

曲目:
貝多芬:C大調第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3 & f小調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作品57〈熱情〉  / 阿爾班尼士:《伊貝利亞第一冊》之〈回憶〉、〈海港〉(聖瑪麗亞港)、〈塞維爾聖禮節〉  / 普羅高菲夫: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作品83

筆者常被人問到,郎朗到底彈得好不好? !自出道以來,郎朗就是個備受爭議的角色。 支持的 「朗迷」,讚賞他那股熱情爆發力、精湛技巧與戲劇性高的表演魅力。除了鋼琴家本身,這也歸功於幾年來唱片公司的刻意打造,令鮮活形象深植人心。「反朗派」則以資深、專業的音樂家居多;許多人對郎朗的誇張作秀,經紀公司的強力促銷生厭,也早不是新聞。事實上,「反朗迷」不完全針對郎朗,而是藉由一個作秀過頭的音樂家,提醒世人,古典樂本該有的真摯謙卑。不過也許「反朗派」還夾雜著些忌妒其名利暴漲的成份。 喜歡與否,郎朗已是全球知名度相當高的古典音樂家。但是,他是否能證明,在熱潮退卻之後,人們還能保有繼續喜歡他的原因? 

雖不是首次聽郎朗現場,但10月8日的國家音樂廳,醞釀著一股新氣息,郎朗此行的贊助廠商、唱片公司全換了,大堂依舊客滿,也多出許多初次進音樂廳、慕名而來的新樂迷。當晚,郎朗帶來今年3D新專輯《維也納金色大廳實況演出》的演奏曲目:兩首貝多芬奏鳴曲C大調op.2-3與〈熱情〉op. 57、西班牙作曲家阿爾班尼士《伊貝利亞第一冊》、普羅高菲夫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op.83(戰爭奏鳴曲)。曲目重要卻不流行,精湛卻不炫技,在2010年猛發的蕭邦鋼琴聲中,郎朗藉此脫穎而出,成為新實力演奏家。

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第一首開始,郎朗的表現還蠻令人驚奇。貝多芬奏鳴曲C大調op.2-3以操弄時間來鋪成曲中結構。在開場時,郎朗刻意拉長頭兩個對應句,讓貝式「Statement」 允諾期待。 慢板中的郎朗,比專輯裡更為細心,有許多驚喜的層次。到了〈熱情〉op. 57總體而言四平八穩,無啥差錯,就是少了點「熱情」。曾經聽過幾位來台演出的鋼琴家,將此曲彈得狂風刺骨,相較之下,郎朗的熱情稍顯精緻,卻點不著火。

郎朗音樂會通常有個娛樂效果,就是他的大幅表情動作。這次來台,郎朗的誇張明顯收斂許多,但當晚最令人注目的,其實是他的左手。不知是受老師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的教導、或要證明他能以「總體」方式看待,郎朗在演奏時,常常揮起左手畫圓、拉線,表達起他的感性。這幕令人想到天才顧爾德,他那自娛娛人的指揮手。 郎朗是有感而發,還是精心設計?總之上半場穩當落幕,獲得滿堂彩。

下半場開幕《伊貝利亞第一冊 》,再度捉住觀眾目光。第一首迷濛印象、第二首音層豐富、節奏突出,娛樂性高,在總體詮釋,筆者認為郎朗的表現更勝專輯《維也納金色大廳實況演出》。普羅高菲夫的降B大調第七號鋼琴奏鳴曲則是當晚壓軸,戲謔俄共的諷刺怪誕曲風,在郎朗精湛手下,也讓觀眾讚嘆。最後,兩首蕭邦練習曲〈黑鍵〉、〈豎琴〉拉張得過於矯情,但全場歡喜落幕。

這場音樂會的結果是喜憂參半,筆者拙見,雖貴為國際巨星,但鋼琴家離巔峰期其實還有段距離,對於當晚四種曲風的詮釋差異,郎朗並無說服力,不是火侯不夠(如:〈熱情〉)、就是音色大同小異(如:〈《伊貝利亞第一冊)、戰爭奏鳴曲〉》,就連蕭邦,也沒有個人風格可言。這裡指的是對音樂的透徹理解,反射回來的一種既定姿態。現今不少音樂家,雖年輕卻能釋出歷經鉛華的大師風範,但感覺郎朗還未發展出這種成熟度。 話雖如此,此次演出其實是令人欣慰的。從當晚的表現中,筆者感受到郎朗真心想放掉作秀形象,重新紮根邁向大師之途。因此,無論是「朗迷」或「反朗派」,都該給予更多時間,並祝福他的新成長,因為他終究是個非常優秀的鋼琴家。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van Fischer.jpg 

文 | 呂繼先

時間地點:

2010/10/02(五) 19:30 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伊凡‧費雪
鋼琴:德傑‧拉錫克
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

曲目: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巴爾托克:羅馬尼亞舞曲
巴爾托克:管弦樂協奏曲

如果你(妳)是樂器演奏家、樂團經理人或單純對樂團演出技巧著迷的聽者,102號這場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的演出鐵定讓你無比著迷:弦樂溫暖而綿密,低音部渾厚紮直,銅管清亮而充滿光澤,更別提充滿個性與些許東歐氣質(略微尖銳刺激)的木管,在在都證明了英國留聲機雜誌先前的評選無誤,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毫無疑問的確是當今世上最好的樂團之一;但如果你(妳)喜歡巴爾托克,喜歡布拉姆斯,喜歡充滿情緒張力並尊重樂譜之餘帶些許個人色彩的的演出,在讚嘆樂團演出並大呼過癮之餘,很難不覺得當晚的演出少了些什麼。

對筆者個人而言,當晚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相當令人失望。拉錫克(Dejan Lazić)就技巧而言幾乎可說是無懈可擊,樂團也提供了鋼琴家細膩的伴奏,但整體詮釋上卻聽不見任何重點與結構,空有點卻沒有線或面。拉錫克費盡心思雕琢每個句子,某些時候他的與眾不同也讓人耳目一新,但更多時候他的樂句與樂句間卻沒有任何連結,第一樂章的悲劇性因此在這種開始然後結束,開始然後結束的過程中被消磨殆盡,第二樂章更破碎得讓人昏昏欲睡,唯有第三樂章一方面因為音樂本身的緊湊性,一方面因為鋼琴家紮實亮麗的觸鍵而激起些許火花。在筆者聽過的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裡,無論是錄音室、現場錄音、現場廣播或現場演出,遺憾的說這是非常讓人失望的一次。兩首安可延續了拉錫克彈得比快還快,比慢還慢的特質,誇張超技卻未見太多深度。

比較弔詭的部分出現在下半場,巴爾托克的作品,羅馬尼亞舞曲是當晚最好的演出,樂團在簡短而充滿活力的音樂裡自在生動的對話,搭配恰到好處的長度以及指揮伊凡費雪在特定段落強調的韻律感,相當印象深刻。但在管弦樂協奏曲的演出中,筆者不時想到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另一位創團人,鋼琴家柯西斯(Zoltán Kocsis)指揮匈牙利國家愛樂(Hungarian National Philharmonic)去年的同曲現場演出。兩者都是優異的樂團(雖然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知名度明顯高上許多),但柯西斯真正把巴爾托克樂曲中的民俗風情、對比和節奏感發揮到淋漓盡致,相較之下伊凡費雪僅是讓一個頂尖樂團演奏出每個音符,卻少了在音符以外的特色,感覺有些太過……文雅。像是在第一樂章與第三樂章中,詭譎的氣氛明顯少了許多,第二樂章聲部與聲部間的對話相當精采,第四與第五樂章卻缺乏任何讓人印象深刻的元素,詮釋顯得專業、公事公辦卻沒有特色,除了樂團實力堅強外沒能給聽者留下太多印象。

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是個實力一流的樂團,伊凡費雪也是個一流的樂團訓練家,但一流的演出水準不等於一流的演出,一流的樂團訓練家也不等於一流的指揮。中庸之道的確是一種詮釋,但當作品裡已存有這些尖銳、刺激而民間音樂色彩濃厚的元素,刻意去壓抑或減低其比例只是讓作品失去應有的效果,在一個理論上身體裡留著匈牙利音樂血液的樂團上格外令人惋惜。在聽過伊凡費雪與其他樂團合作的演出後,個人對柯西斯若與布達佩斯節慶管弦樂團合作能擦出怎樣的火花更感期待,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聽見這樣的演出。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布魯克納照片.jpg 


文 | 孫家璁

時間:2010/09/25(六)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呂紹嘉
大提琴,阿爾班.蓋哈特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魏本:六首管弦樂小品 
海頓: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 
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

現代音樂用聲音和節奏來取代旋律的方式,長久以來一直受到大多數觀眾嚴厲的對待。然而,作為音樂發展進程中的一塊,這樣的音樂還是有被認識的需要。本季在國家交響樂團(NSO)的樂季規劃中,總監呂紹嘉特別安排了數首「第二維也納學派」-荀貝格、貝爾格、魏本三位十二音列(無調性)作曲家的作品。ㄉ然為顧及聽眾的接受度,每場音樂這類型的曲目長度不會超過20分鐘,並一定會佐以其他古典、浪漫時期的樂曲來沖淡其艱澀。9月25日是這樣安排下的首度嘗試,端上的是魏本所作《六首管弦樂小品》,安排在音樂會的開端且每首曲子又平均不會超過4分鐘,不但能讓聽眾領受到不同的音樂語言,也為之後的節目作了很好的暖身。

緊接在魏本之後登場的,是比他六首管弦樂曲還要早了約莫150年完成的海頓的C大調大提琴協奏曲,而兩者之間不論是在年代還是樂曲風格上的反差,正是這個「維也納世代對話系列」所要傳達的主軸思想。有趣的是,這首古典樂派時期的作品,也是NSO開季頭兩場的音樂會中,唯一一首非浪漫或現代的作品。

記得有一次在國外聽音樂會,中場休息時和旁邊一位愛樂朋友聊起天來,談到判別一個樂團好壞的標準,他這麼說道:「能將莫札特音樂演奏好的樂團,是絕對不會差到哪去的。」後來思索了一下,覺得他說的頗有見解。像是莫札特、海頓,甚至是更早期作曲家的作品,在少了起伏劇烈的情緒包裝下,反而比起許多浪漫或現代樂派的作品,更赤裸的將樂團的基本工夫-節奏、音準、音色、整齊等展現在聽眾的面前,再甚者,好的樂團還要能將不輸給詮釋浪漫樂派作品的那種能量與情感,巧妙的投注在一連串看似平凡無變化的音階音形中,如此才能夠達到「引人入勝」的境地。

我必需誠實的說道,在兩場音樂會中,這首曲目是我最無法集中注意力聆賞的一首,樂團的基本工自然不在話下,大提琴獨奏者的技巧與個人魅力也十足,只是整首樂曲下來並沒有像前一場的馬勒或像本場音樂會接下來的布魯克納一般這麼的吸引人,也無法感受到太多的情感流動,而當共鳴無法產生時,許多演奏上的瑕疵,就反而被放大開來了。

重頭戲的布魯克納第四號交響曲,再度重現了前一場馬勒第五號所受到大家讚賞的精彩。如果聽眾沒有敗給時間而喪失專注,便會感受到在呂紹嘉的指揮下,整首樂曲的起承轉合,透過樂團的演奏,完整而立體的呈現在大家面前。這也是從馬勒第五到布魯克納第四號的兩場演出中,我對於呂紹嘉和NSO這個新組合所留下最深的印象-那就是無論在結構多龐大或複雜的樂曲中,音樂的行進不再是毫無方向或是難以捉摸,而是整齊並堅定一致的迎向終點。在過程當中,指揮固然是扮演領頭最重要的角色,但若得不到樂團所有演奏者的信任與支持,那麼迷失與翻覆當是可預期的結果。不過這樣的情形當晚並沒有發生,在布魯克納以緩慢的步調用音樂來迎接天國,呂紹嘉也以手中的指揮棒不徐的帶領大家前進,並成為樂團演奏中的一盞明燈,彼此互相支持而成就了一場高水準的演出。

音樂會後如雷的掌聲為NSO今年的兩場序幕音樂會作下了很好的註腳,在這些讚美中有肯定更帶有對這個組合的高度期望,相信以建立在他們之間的信任感為出發點,NSO與呂紹嘉不但不會讓大家失望,還將會許下一個更美好的承諾。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補)呂紹嘉.jpg 

文 | 呂繼先

時間地點:
2010/09/17(五) 19:30國家音樂廳

演出:
指揮,呂紹嘉
二胡,王銘裕
古箏,黃好吟 
國家交響樂團

曲目:
孟德爾頌:《芬加爾岩洞》 
王怡雯:《台灣雙連畫》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

這場演出開始前,筆者與友人有著一段針對歐洲青年樂團進行的討論。過程不提,雙方得到的結論是,近年多數青年樂團的演出之所以讓人耳目一新,在於他們珍惜每一個與優異指揮合作演出的機會,毫無保留的展現他們對音樂的熱愛,也因此在演出裡時常有著音符以外的感動。而雖然NSO的演出實力比起青年樂團要好上太多,同樣的形容也可以套用在當晚演出的NSO上--這是一場有著太多音符以外感動的音樂會。

嚴格來說,這場演出在技術執行的層面並不完美:小號與法國號仍偶有錯音出現,特定段落(主要是馬勒的第五樂章)裡樂團有些斷層,聲部亦不是搭配得十分契合。但當聽見樂團馬勒第五樂章最終充滿爆發力與光澤的齊奏,亦或先前第四樂章飽滿浪漫的弦樂,對詮釋的注視瞬間遠大於對細節的要求。可以說,這裡的樂團不再以演對每個音為己任,而是盡全力完成指揮詮釋上的要求。依據這樣的前提,樂團的表現已是相當優異,沒有什麼值得批評之處。

在呂紹嘉的指揮裡,孟德爾頌的《芬加爾洞窟序曲》有別於多數詮釋所呈現的風景水彩畫,更像是一首羅西尼的歌劇序曲,充滿了優雅、機智與戲劇性。輕快的速度、透明的聲部以及不斷強調的韻律感,讓這首作品多了少見的新鮮。中段刻意減緩速度的木管獨奏有著如夢似幻般的不真實感,低音部在開頭與結尾與小提琴的唱和十分出色。只可惜這裡的銅管似乎仍不夠穩定,微微破壞了那一氣呵成的氣氛。

上半場另一首作品《台灣雙連畫》是台灣作曲家王怡雯創作的首演。雖運用了二胡與古箏,但作曲家並未以協奏曲的形式運用這兩種國樂器,而是透過樂器本身獨特且東方的音色增添作品的色彩。作品本身多變的聲音色彩呈現出音畫的迷人,只是NSO的演出與兩位獨奏家似乎較難以搭配,快板的第二樂章相較第一樂章更能抓住聽者的注意力。

在重點曲目,馬勒的第五號交響曲裡,暖身完畢的NSO與呂紹嘉碰撞出無數耀眼的火花。呂紹嘉把重心放在馬勒音樂裡各種歧異的元素上,對比各樂章內的變化,突顯出馬勒交響曲包含的廣大世界,音樂有著豐富的情緒張力。在第一與第二樂章中,民俗音樂與歌謠對比沈重暴戾的氣氛,情感似乎擺盪在極端與極端間。第三樂章這樣的反差更是明顯,複雜的情緒與段落輪番出現,由呂紹嘉編織成一個完整的個體。第四樂章速度掌握得恰到好處,緩緩唱出音樂裡無比甜美的浪漫。第五樂章演出雖有些不穩,但仍不斷堆積至最後光輝燦爛且熱力四射的結尾。而自第一樂章開始,樂團便給了指揮他們能給的全部,當晚的銅管更可能是許久以來的最佳狀態。

也因此,當晚雖不完美,卻是一場無比動人的演出。雖然2010/11樂季才剛開始,這也僅是呂紹嘉正式擔任NSO首席指揮的第一場演出,但在他的帶領下,樂團已有了明顯變化。9月17號晚上聽眾所面對的,是一個充滿自信、熱情並渴望證明自己的樂團,使盡全力帶給聽眾最難忘的經驗。在這樣的情況下,音樂的毛邊已不再那麼重要,音樂會結束後長達20分鐘的掌聲亦顯得理所當然。事實上,如果NSO能延續當晚的狀態,每個聽者都會摒息以待接下來5年的每一場演出。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鋼琴家鄧泰山照片3.jpg 

文 | 任育德

時間:2010/09/16(四)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鋼琴,鄧泰山 

曲目:
蕭邦:八首《圓舞曲》(作品34、作品42、作品64-2、作品70-1、作品70-3及E大調遺作)/《波麗露》/《塔朗泰拉》/《幻想波蘭舞曲》/六首《馬厝卡》(作品50與作品59)/《英雄波蘭舞曲》

作為1980年蕭邦鋼琴大賽的首獎得主,鄧泰山此次來臺灣開全場蕭邦舞曲音樂會,自是一件令人期待之事。此次曲目設計包括蕭邦寫作的圓舞曲、波麗路、塔朗泰拉、馬祖卡、波蘭舞曲,是富有用心而不流於單調的作法,也顯示了演奏者詩性的個人特質。

對鄧泰山而言,彈過蕭邦十九世紀的艾拉爾古鋼琴之後,有機會彈其他種類的琴也是一項新嘗試,於是他在台北音樂會選擇音樂廳的Fazioli琴演奏蕭邦樂曲,作為他與Fazioli的初次交會。此架鋼琴高音音色清亮、中低音厚實、泛音濃厚,在蕭邦音樂中確實形成不一樣的效果。但相對而言,如何妥切處理Fazioli需要較深的觸鍵,多重層次的踏板與殘響,對演奏者而言就是一項變數,一旦控制不好,整個琴聲及泛音在中低音聲部便容易流於渾濁。他的演奏其實也面臨這一問題,或許有待熟悉這台琴,以及他在台上演奏所作判斷有關,他雖已使鋼琴發出最為明亮與美好的聲響,卻也有如何維持淺踏板,或者踩得太深到底而連續不放,導致快速音群在台下聽起來是渾濁、糊掉的狀況,或許是這五年內聽過鄧氏演奏會觀眾所感到驚訝與不習慣之處。演奏者表情肅穆,笑容減少,在演奏時有力不從心、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狀況,但聽眾感受得到他在專業立場上力圖對得起他自己所演奏的每一個音符的用心與堅持。事後得知,原來演奏者在台北鬧胃痛,或許聽眾們的心情會比較釋然。

鄧泰山以八首圓舞曲組織此一如花似錦的小宇宙,不流於單調或自我耽溺,或是極端的結構支解重構,而是盡己之能以展現蕭邦整體結構中樂句之間的細微變化與精純情感。他大致上採取比錄音室錄音快一些的速度,動態幅度也較大,以自然的方式去處理音樂。如以兩年前演奏圓舞曲作品34-1和本場相較,基本樂念一致:由慢漸快的序奏、時隱時現的左手拍點、上行裝飾音在漸強時要加強音色的亮度,但這次在細節變化嫌得不足,顯得可惜。鄧泰山這次的演奏,圓舞曲尚有部分樂曲的低音聲部另外拉出新聲部,使得整個樂曲聽來呈現不一樣的效果,頗為特別。作品64-2有反傳統的速度設計、作品42展現色調的突然變化,也別有新意。《波麗路舞曲》相對偏快,不過仍展現他對節奏與結構的高度理解與掌握能力,樂曲之中仍有美麗的樂段令人讚嘆。

下半場的《幻想波蘭舞曲》,當然已是一首複雜難解的樂曲,但演奏者所展現對於樂曲多年的琢磨與見解確實不含糊。他呈現出音樂中在朦朧與具體間遊走的微妙美感,彈得相當漂亮。隨後的六首晚期馬祖卡,應當是相當合於演奏者個人自然、紮實但有個性,也有一顆追求美感極致之心的演出,在唱片錄音時無法盡情收錄的現場隨性氛圍、詩情與澄澈暖意,會在這次的演出中發現到,像是作品50-3的美妙樂段確實讓人感受到時間凝結的美感瞬間,作品59-2的弱結尾也相當自然,讓人覺得能在一場現場演奏中聽到這番韻味就有價值了。在演奏者身體狀況下,能夠順利而大致流暢將《英雄波蘭舞曲》彈完,已非易事。演奏者在《馬祖卡》作品17-4的返場曲,又再度讓人感受到演奏者對藝術美感追求的極致可能,也成功的將美感經驗傳達給全場聽眾。所幸這場音樂會觀眾平均水準頗高,掌聲即時,而且能讓全曲結束後仍保留住音樂的美好,沒有提早的掌聲打斷這股美感,事實上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期盼下次鄧泰山來到臺灣演奏時,能以健康的身體狀態,以他現在成熟的技巧與精純的音樂性,一定可以繼續帶給本地樂友豐富而多采多姿的音樂饗宴。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755.JPG 

 


文 | 林仁斌

時間:2010/08/04(三)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
胡志瑋 / 長笛
吳思慧 / 鋼琴

曲目:
雷克萊:《E小調奏鳴曲》
維多:《組曲》
塔法奈爾:《魔彈射手幻想曲》
武滿徹:《聲音》
蓋瑞俠客:《西西里與詼諧曲》
普羅高菲夫:《D大調奏鳴曲》


今年2010年剛獲得巴黎師範音樂院演奏家文憑(Diplôme Supérieur de Concertiste)的優秀青年長笛家胡志瑋,在法國師承現代長笛大師Pierre-Yves Artaud;在台灣是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師承國內長笛教母、新象藝術總監樊曼儂老師。2009年11月更贏得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長笛協奏曲大賽冠軍、觀眾票選獎與國人作品演奏之三大獎項,可說是台灣年輕一代裡最受各界關愛與矚目的演奏新星。


成功,來自不斷地練習
對於胡志瑋的演奏,多年來筆者自然是非常熟悉,他的表現從出國深造之前便相當受到讚賞;出國進修期間,也返國在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長笛協奏曲大賽中掄元,音樂的內容表現不斷地進步,優異的演奏技術不在話下,整體演奏更呈現豐富的自信與沉著。但當筆者憶起其他的深刻印象時,浮現出的反而是在音樂會後台,當許多年輕同學忙著自拍、合拍、團拍留下美麗的演出身影時(現在年輕同學的最愛),他則在旁邊認真地吹著基本練習,純熟而毫不厭倦地一遍又一遍反覆著的情景…...也是筆者最深刻的印象之一。

相信歸國的第一場就獲得藝術經紀公司邀約並能在國家音樂廳演出,這樣的好機緣必定令許多年輕長笛家豔羨不已,因此筆者抱著相當的期待前來聆聽胡志瑋返國第一場音樂會。新象安排搭配的鋼琴家是國內日漸受到矚目的鋼琴家吳思慧,她近年來與多位各類型音樂家的合作更是好評不斷,是一位音色與技術兼具的優秀鋼琴家。

音樂會開始的首曲雷克萊(Jean-Marie Leclair)可以聽見他輕亮的笛聲,但他似乎仍在習慣音樂廳偌大的場地與聲音的迴響,以筆者所坐的大廳第十幾排,音色雖然相當乾淨,但傳遞性與穿透力似乎稍嫌不足。第二首樂曲是法國作曲家 維多(Charles-Marie Widor)的組曲,或許因為音樂風格的關係,胡志瑋開始比較放的開,也逐漸吹出該有的高水準。上半場的壓軸曲目是《魔彈射手幻想曲》(Fantaisie sur le Freischütz),這首曲目正好突顯他優異的演奏技巧,對於此相當熟習的曲目,可以聽出他屢屢在音樂比賽中過關斬將的實力。但在最後一段波蘭舞曲風格的尾段,胡志瑋則是將鋼琴完全甩在後面,奮力往前衝至結尾,雖然聽眾聽的過癮,但筆者心中卻隱約覺得不妥,因為這種「人來瘋」吹法,雖然能讓現場聽眾開心喊叫,但是卻不見得經得起錄音與音樂詮釋的考驗。

下半場武滿徹的「聲音」(Voice),結合了演奏者多樣現代技巧、朗誦與表演氣氛掌握,可以聽見胡志瑋優異紮實的音樂會準備功夫,是非常值得嘉許稱讚的好演奏。

終場前的普羅高菲夫(Sergej Prokofiev)D大調奏鳴曲,全曲四樂章總長20幾分鐘可說是長笛演奏者全方位技術的考驗,除了第二樂章進錯地方的小閃失之外,大致上他都有相當細膩的發揮與表現。唯獨某些細節可聽見長笛與鋼琴在速度上與音樂詮釋之不同想法,呈現出許多微妙的拉鋸……。另外在第四樂章在最後一段主題再現的高八度音群開始,再度開始暴走,一路衝到結尾,是全曲較為可惜之處。

安可曲為俄國作曲家塔克塔基許維利(Otar Taktakishivili )長笛奏鳴曲之第二樂章,胡志瑋則唱出了全場以來最美的一段音色,溫暖昂揚,亮麗非常,可說是全場最成功的一首曲目。


後記
有個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的冷笑話:話說一個人搭上計程車,問司機說:「請問怎麼去卡內基音樂廳?」只見計程車司機轉過頭來說:「練習!練習!再練習!」(Practice!Practice!Practice!)

國際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在鼓勵年輕音樂家時也曾說:「卡內基音樂廳很棒!但是之後呢?」

筆者衷心認為胡志瑋今晚的國家音樂廳初登場音樂會相當成功,值得慶賀!但未來的音樂之路,仍然需要時間與聽眾的考驗,音樂才能不斷成長延續,在此也再度恭喜他出色的表現!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720《海峽愛樂...jpg

左起樂團首席薛志璋,指揮簡文彬,威盛信望愛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張佑維(兩廳院提供)


文 | 林采韻


演出者:

指揮 / 簡文彬 
擊樂 / 李飈 
女高音 / 迪里拜爾 
海峽愛樂樂團

曲目:

劉學軒:《三峽石獅》
郭文景:《山之祭》
格里爾:《聲樂協奏曲》
史特拉汶斯基:《火鳥》

時間地點:2010/08/01(日)19:30 國家音樂廳

 

由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主辦,集合兩岸音樂家組成的海峽樂團今年邁入第二屆。去年以「海峽和平交響樂團」為團名,今年更名為「海峽愛樂樂團」,改名始於主辦單位前後兩次在台灣合作單位的不同,「海峽和平交響樂團」先前已由新象藝術在台灣註冊,今年既然沒有合作關係,名稱也就不方便繼續沿用,實際上,去年樂團成軍時,「和平」兩字就引起不少討論,到底是當下不和平得追求和平?還是避免未來的不和平?說來說去,「海峽愛樂」的用法相較中性多了!

「海峽愛樂」因兩岸關係和緩而出現,實具交流意義,但是談起藝術成就,則是另一層次的事。大陸樂團的數目是台灣的好幾倍,但是40多個樂團,真正有樂季規畫、能夠駕馭古典各樂派交響曲目的樂團,為數仍有限,因此各團團員水準強弱落差甚大。台灣樂團數量少,長年運作下,素質較平均,起伏沒有對岸大,但也沒有所謂絕對優勢。

海峽愛樂以集聚兩岸「樂團」精英為理想,但是在組團機制上,未定嚴謹的條件和要求,仍以自由召集為主力,樂團客席指揮也無挑選團員的權力和義務,今年客席指揮簡文彬即反應,他發現樂團裡有些成員不是「交響樂團」團員而是「學校」教授,如此一來有失創團初衷。

國外「節慶式」的樂團,諸如韋爾比耶、琉森音樂節大都有數周的練兵時間,「海峽愛樂樂團」礙於經費、人員、時空限制,有其困難度,如此一來,要以六次排練的時間,就把「雜牌軍」訓練成「正規軍」的確不是易事,不過樂團從去年草創到今年再度上演,演出水準可見提升,大陸鼓王李颷豪邁的演奏風格,也讓音樂會增色不少。

音樂會按照往例,安排兩岸作曲家作品和世界經典,台灣劉學軒的《三峽石獅》(三峽祖獅廟的石獅)以傳統打擊演繹現代音樂;大陸郭文景的《山之祭》打擊協奏曲則以西方打擊詮釋東方祭祀情境,兩者交相互應。俄國作曲家格里爾的《聲樂協奏曲》舞台演出機會不多,大陸聲樂家迪里拜爾在多場巡迴後,台北場歌喉顯見疲累,史特拉汶斯基《火鳥》,音樂本身效果強,樂團表現適中,仍有添加火力的空間。

「海峽愛樂樂團」今年巡迴北京、成都、深圳、台北、台中五地,緊湊的行程,在音樂之外,少不了插曲。劉學軒的《三峽祖獅廟的石獅》被改名成《三峽石獅》,據聞因贊助單位是虔誠的基督徒,看到廟宇的佛教字眼,希望能夠更名,殊不知此曲描寫的是李梅樹的石獅藝術,而非關於祖獅廟的宗教樂章。另外,不少熟悉簡文彬的台灣樂迷,被他上台的行頭給嚇了一跳,這位平時習穿改良式唐裝上台的指揮,居然穿起了燕尾服,原來他在德國杜塞朵夫歌劇院的老闆,嫌他穿唐裝太寒酸,他一氣之下就到當地婚紗店訂製一襲新衣一解心頭之悶。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002.jpg 

文  | 林采韻

時間:2010/07/09(五)19:30
地點: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國家音樂廳

演出: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

曲目:
巴赫:第一首對位曲、第九首對位曲、選自「復格的藝術」 
瓦斯克茲:力量之歌
皮亞佐拉:天使之舞、天使之死、天使之復活
佛瑞:巴望舞曲
《巴黎之花巴黎橋下》、《在巴黎的天空下》、《夏天知道》、《女人,女人啊 》

 


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巡迴演出檔期,適逢樂團長假或樂季結束,雖然他們自許演出主要為音樂不以賺錢為目的,但是每次演出安排的曲目,往往呼應最新專輯的內容,切實把握打歌機會,今年也沒有例外,讓人不得不佩服團體的生意頭腦。柏林愛樂被視為現代樂團的代表,不拘泥特定時期的音樂,接受各時代、類型的曲目,音色因應各種樂風所需充滿彈性和變化,十二把大提琴的音樂會也反應這樣的特色,巴赫、皮亞佐拉、法國香頌、電影配樂的曲目安排,以十二把「刀」切出多國料理。

十二把大提琴坐擁天生優勢,以「柏林愛樂」的副牌征戰各地,至今在全球樂壇應該還找不到,第二個標榜十二把大提琴的職業演奏團體,首先十二把大提琴演出曲目不是委託創作就是重新改編現有曲目無法唾手可得,增加演奏困難度,另外團體出門,人加琴需要二十四張商務艙機票所費不眥大大提升製作成本,因此,柏林十二把大提琴的「唯一」,讓他變得珍貴。

過去十二把大提琴清一色為男性,猶如「兄弟會」,如今首度有女性加入,看來並沒有破壞他們的和諧,十二把大提琴標榜每一把都拉得一樣好,在樂團的前後坐位只是象徵,這句話乍聽之下像是宣傳語,但也反應絕大部分的事實。

巴赫的《賦格的藝術》如同千層派必需不斷往上堆疊,十二把大提琴水準平均,合奏平穩度高,同袍合作無間數把大提琴屏息共奏形成悅耳的多重聲部,幾乎聽不出單把提琴的存在。以「巴黎之花」為名的組曲,重在樂曲的飛揚,團員高、低把位敏捷跳躍,呈現多彩的音色。十二把大提琴成軍38年,委託創作、改編樂曲等身,凸顯團體能耐,樂曲動聽之餘,技術要求也不低,十二把大提琴因此能夠長年保有高度。

十二把大提琴十多年來,訪台次數早已數不清,2005年柏林愛樂首度踏上寶島之前,十二把大提琴扮演國內樂迷寄託的角色,柏林愛樂成員128名,十二把大提琴是樂團的大提琴聲部,過去國外頂尖樂團來台頻率不敵今日,十分之一的柏林愛樂造訪台灣,被視為了不起的大事,仰仗母團的知名度,十二把在柏林愛樂正式訪台前叩關五次,從票價到所接受到的待遇全是五星級,樂迷慕名而來票房奏捷,經紀公司隨侍在側,因為柏林愛樂團員對樂團事務影響力極高,柏林愛樂亞洲行台灣能否搭上車,需要團員施力,從後來的結果看來,十二把大提琴果真不負眾望,把全團帶來了!

十二把大提琴此行距上回來台睽違四年,是過去少見的「久」。2006年柏林愛樂訪台隔年,十二把大提琴仍能受邀,推測是台灣主辦方表達謝意的方式,之後經紀公司眼看十二把大提琴演出費用依然維持過去的高水準,加上樂迷聽完柏林愛樂全團,如同品嘗滿漢全席,之後很難單單滿足於頭盤,經紀公司幾經盤算或許因不划算而作罷,直到今年新的邀請單位出現才再次成行。此一時,彼一時,十二把大提琴似乎也感受到時局的變化,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外,今年破例在高雄衛武營在戶外演出直接擁抱民眾,當汗水溼透他們的衣服時,台下一萬名觀眾應該讓他們不虛此行。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001.jpg 

文  | 任育德

時間:2010/07/07(三)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
蓋瑞克.歐爾頌(Garrick Ohlsson) / 鋼琴

曲目:
蕭邦:《第二號即興曲》
《第三號敘事曲》
《幻想曲》
三首《馬厝卡》(作品七之二、三與作品三十之四)、
《第三號詼諧曲》
《船歌》
《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暌違臺灣九年以後,身形魁梧的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歐爾頌於今年七月在臺北排出全場蕭邦曲目,可堪稱是2010上半年最精彩的鋼琴演奏會之一,音樂會曲目跨越了蕭邦鋼琴創作作品中的奏鳴曲、幻想曲、船歌、馬祖卡、詼諧曲、敘事曲等,顯然是相當用心、重量級與展技兼具的設計。

歐爾頌是一位具有定見,執行及落實能力兼備的演奏者,在他手下的蕭邦並非音色多變、陰柔、呢喃自語式的心靈對話,音色變化雖有限,卻流露高度自信,濃厚陽剛特質、雄辯滔滔的風格,相當具有一致性。全場演奏風格的代表或可以《幻想曲》op. 49的演奏做為說明。該曲一起手就是語氣堅定而強烈的左手節奏,分明的對位演奏手法,與鮮明響亮的和聲處理,展現大開大闔氣勢,使全曲織體形成巴赫與拉赫曼尼諾夫雙重風格的複合體,顯現蕭邦音樂精神「承先」及「啟後」的雙重面向。幾個大塊的區段,各自聽起來有其美感,展現演奏家切割與組合的想法,組合後的成品則在整體性稍不具說服力,幸好在演奏家對整體音樂具有高度掌控能力下,尚不致崩潰與支離破碎。趣味的是,規模越宏大的曲子,演奏家可以採用越富麗、強烈的重音與手法去處理,也意圖在一般安全牌的演出之外,放上些變化,達到突出的音樂效果。

歐爾頌在《船歌》的演奏,所選用大骨架、強勢的推進音型,以作為行船水波的基底,流露出「捲起千堆雪」的氣勢,暗潮波濤層層襲來,已超越蕭邦音樂本身的承載,屬於演奏者本身的「再創造」,不過在現場演奏的當下,確實懾人心神。演奏者下半場曲目中最精彩的演奏,當是《第三號鋼琴奏鳴曲》op. 58。最為精彩的部分當屬第三及第四樂章,第三樂章主題轉換之間使用的淡出手法,在現場演奏確有新意,同時塑造出一種時間凝結的美感。第四樂章一開始的Presto(急板)效果,也確實令人訝異,如此老辣的狂飆,快、狠、準兼備,中間轉折稍有降速,仍能一氣呵成,在此番毫不遲疑的強勢氣氛主導之下,達到正規曲目的最高潮結束,是相當不錯的結尾。正規曲目結束之外的另一高潮,其實應當是《升C小調練習曲》op.10 - 4的演奏,樂友可能在錄音室演奏中聽到無瑕、經過剪接後製的飛快演出,但是要能在現場演奏中,尤其是耗費心力的《第三號奏鳴曲》之後,立即聽得快速狂飆高難度的該曲,應該是演奏者熱力的成功展現。全場唯一不「蕭邦」的音樂,當是拉赫曼尼諾夫《升C小調前奏曲》op.3 - 2,在演奏者手中氣勢宏大,附有戲劇張力,正是一個與全場音樂氣息一貫呼應的演出,也是一個相當大器的收尾。

筆者以為,歐爾頌的演奏在處理樂句與小節的根音,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遭到忽略,減弱樂句之間的連結感,左右手之間也產生不盡協調之感,此舉令筆者感到困惑。舞曲左手節奏的處理,在現場演奏中少了動感,與舞蹈節奏感的衡量要求有所脫離,或許又是比較可惜之處。特別是第一首返場曲的《圓舞曲》op. 18,相對其他曲目則顯得相對低調與平淡,但也算是全場中難得相對「柔軟」的演出。

歐爾頌現仍處於藝術生涯高峰時期,本地樂友能親眼見識此番演出,已是一大福氣。他下次來臺,若以俄國曲目(如史克里亞賓、拉赫曼尼諾夫)為曲目核心,自是萬不可錯過的演出,只希望再也不要讓樂友望眼欲穿又九年!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r3r2r3r3.jpg

文  | 盧佳慧(知名鋼琴演奏家)

演出者:王羽佳 / 鋼琴
時間:2010/6/30(三)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曲目:
史卡拉第:E大調奏鳴曲作品380、G大調 奏鳴曲作品427、F小調奏鳴曲作品466、G大調奏鳴曲作品455
史克里亞賓:B大調前奏曲作品11-11、升G小調前奏曲作品11-12、升G小調練習曲作品8-9
蕭邦:第二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5
舒伯特-李斯特:三首藝術歌曲之改編為鋼琴獨奏曲
蕭邦:升C小調圓舞曲作品64-2
史特拉汶斯基:彼德羅西卡

安可曲:
葛路克:旋律
小約翰史特勞斯-基夫拉:饒舌波卡舞曲
莫札特-渥羅多司:土耳其進行曲

 

「羽化」是王羽佳在環球於朗朗和李雲迪離開後,今年四月所發行的第二張專輯,兩年內發行兩張的速度以及一年一百多場的演出,氣勢如虹的代打天后此次頂替齊瑪曼(Krystian Zimerman)受「20X10蕭邦國際音樂節」邀請來台首演。曲目安排上並未如預期所想皆為蕭邦的作品,反倒是將她個人專輯裡的拿手曲史特拉文斯基的《彼得羅西卡》安排作為壓軸,不過整場內容包羅萬象,橫跨不同樂派及作曲家,藉此可感受到王羽佳的涉獵之廣泛及其可塑性。

因為覺得全中國有太多人姓王,過於普遍,而喜歡直接被人稱呼名字的羽佳,年僅23歲,身材嬌小卻渾身是勁,那天她身穿火紅色的禮服腳蹬三吋以上的高跟鞋熱情登場。開場所彈奏的四首史卡拉第奏鳴曲卻是意料之外的成熟穩重;音樂處理簡單俐落、觸鍵清晰粒粒分明、震音的表現恰到好處,實而不華的樂句令人很難想像是由這位眼神銳利,略帶野性美的她所奏出的,瞬間整個音樂廳的空氣彷彿凝結住,而聽眾們均聚精會神的傾聽著每一個音。

接著兩首史克里亞賓的前奏曲優雅奏出,旋律流暢,小巧精緻,音色的處理層次分明。隨後是升G小調練習曲,此曲對鋼琴家的挑戰是必須具備極大的張力和快速移動的技巧,這對羽佳來說,是絲毫不費吹灰之力的!

真正符合此藝術節主題的上半場終曲,蕭邦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開場就如旋風般的洶湧氣勢襲捲而來,前三個樂章音色層次分明,變化多端,樂句轉折掌控得宜,樂句重覆及樂段反覆之處皆有所區分,她的左手底部和弦八度厚實,成功的強調低音音響效果,尤其是在送葬進行曲中,更是明顯的加深了沉重陰霾感!樂章間的等待時間與氣氛營造拿捏得宜。第四樂章乾淨度雖不如專輯般完美,但有如墓地冷風狂吹的氛圍卻營造得十分傳神。整個曲子說來,技巧十分純熟音色變化多端,美中不足的是踏板的使用不夠精確,擁有特殊技巧的她,在某些地方速度過快,該被聆聽到的旋律有時反而未被聽到,少了份感動,在蕭邦風格的掌握上仍有討論的空間。

下半場開始的是音樂深度極高的舒伯特三首藝術歌曲,在李斯特這位超技鋼琴作曲家改編後成為音樂性和技巧兼具的高難度曲子。改編曲的真正困難度是在如何從變化多端的附加音群和弦中,抽絲撥繭但仍成功保留住主旋律的連貫整體性,《紡中邊的葛麗卿》表現得十分傑出,而在《水上之歌》,王羽佳的往前衝彈法,似乎過於急促,至於《魔王》,則充分讓大家見識到如彈簧般高速的連續八度來回掃過鍵盤的功力,叫人嘆為觀止!巧妙穿插於李斯特和彼得羅希卡之間的蕭邦Waltz,好比一縷輕煙般輕描淡寫流過,多了一分搖曳卻少了一分滄桑。

壓軸的《彼得羅希卡》,技術難度好比馬戲團特技表演般,考驗著彈奏者的十八般武藝,而王羽佳自16歲起就開始彈奏此曲,7年累積了的功夫,瞬間好像插了電似的瘋狂飆技,讓人嘖嘖稱奇!但是史特拉汶斯基一貫的吊詭嘲諷,似乎也因過度快速而反被淹沒。三首安可曲是王羽佳的強項,第三首Volodos所改編莫札特的土耳其進行曲(她在紐約Avery Fisher Hall的「終生成就獎」頒獎發表會上也是彈奏此曲結尾),讓她獲得滿堂喝采,聽眾久立不散。

這位頂著簡單俐落羽毛剪的中長髮,自在奔馳於舞台上的羽佳,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國際上發光,正如同她的新專輯「Transformation」一樣,希望假以時日,能夠真正蛻變成一位Super Star! 

廣藝基金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